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传胪怎么读音,传胪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金殿传胪"是指:古代科举考试,进行殿试后,皇帝召见新考中的进士,考取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大臣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
2、这就是“金殿传胪”。
3、“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
4、“金殿传胪”直到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随我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一同被废除。
5、扩展资料明清科举制度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6、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
7、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
8、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
9、这是“功名”的起点。
10、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膳生员,有一定名额,由政府提供津贴和生活日用的学员;其次是增广生员,也有一定名额,为候补廪膳生之属;新“入学”的称为附学生员,为增广生之预备。
11、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12、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殿传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