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塞采用独特的“开环”设计,可让环境噪音与您的音乐一起进入,目的是让佩戴者始终了解周围环境。这使这款耳塞与索尼其他备受瞩目的无线耳塞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的名称更尴尬的是 WF-1000XM4,后者具有主动降噪功能,可以尽可能多地阻挡外部声音。
LinkBuds 售价 180 美元,即日起可订购,2 月 17 日开始发货。这是我测试的一些印象。
Ars Technica 可能会通过联盟计划通过此帖子上的链接获得销售补偿 。
拥抱甜甜圈
如果您近年来使用了一副新的降噪耳机,那么它们很有可能具有某种“环境声音”或“透明”模式。该设置使用耳机的内置麦克风记录周围环境的噪音,然后实时有效地回放给您。这个想法是让用户随时了解他们的环境,而不必完全放弃他们的音乐或播客。例如,当您需要在公共汽车上听到快速通知或与同事进行五秒钟的对话时,物理上取下耳机可能会很烦人。如果你出去慢跑,听到汽车经过时会让人放心。如果您的耳机具有良好的环境声模式,
对于许多耳机,透明模式只是您可以切换的多种设置之一。借助 LinkBuds,索尼完全基于这种环境声音体验打造了耳塞。但是,LinkBuds 并没有使用麦克风来记录和播放外部噪音——这种方法 在最佳实施(例如 Apple 的 AirPods Pro)中听起来很接近现实,但在许多情况下仍然有些失真——LinkBuds 让环境声音自然地进入通过一个在里面有类似甜甜圈的洞的设计。
换句话说,LinkBuds 是对“开放式”耳塞的不同看法。由此产生的效果与Apple 的第一代和第三代 AirPods等“未密封”选项并无太大 不同 ,后者位于耳道外,因此会让外界噪音进入。但是,将 12 毫米驱动器切割成环形,使得 LinkBuds 的目标更加明确,即允许环境声音通过。
看看您实际上是如何将 LinkBuds 佩戴在耳中的。 没有东西进入你的耳道;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柔软的“支撑物”塞在您的外耳上部下方,而环形驱动器则位于底部。
放大 /看看您实际上是如何将 LinkBuds 佩戴在耳中的。没有东西进入你的耳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柔软的“支撑物”塞在您的外耳上部下方,而环形驱动器则位于底部。
索尼
除了甜甜圈孔之外,关于 LinkBuds 的第一件事要注意的是它们非常小。他们的外壳是我从真正的无线耳机中看到的最小的外壳之一,听筒本身也同样紧凑。从远处看,其他人很难注意到你穿着它们。
不寻常的设计也需要不同类型的合身。你的耳道里什么都没有,但 LinkBuds 仍然完全放在你的耳朵里,没有 AirPods 式的“茎”突出。环形驱动器位于外耳底部( 如果您想获得技术,则隐藏在对耳屏后面),而柔软的硅胶“支撑物”位于您的上耳“襟翼”(或对耳轮)下方以保持听筒在地方。
LinkBuds 绝对不像传统耳塞那样快速戴上,考虑到奇怪的设计,在这里获得良好的佩戴对于良好的音质至关重要。它们不会像一对带翼尖的运动耳机那样安全. 但是在最初的几节课之后,他们没有让我超过一两秒的时间就位,而且在我移动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挤来挤去或松懈下来。没有泡沫填充物,但 LinkBuds 的塑料外壳柔软、光滑且非常轻巧,仅重 4.1 克。合身对耳朵的压力很小,所以我发现耳塞一次佩戴几个小时都很舒服。当您需要移除或插入每个耳塞时,连接到环形驱动器的一个小球状部件也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抓握位置,因此您永远不会将其卡入您的耳朵。找到合适的人选很重要。索尼在盒子里放了五个不同大小的支持者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别打自己了
这种紧凑设计的一个副作用是没有空间让按钮或触摸传感器来控制音量和播放。相反,索尼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近度的控制方案,称为“Wide Area Tap”。简而言之,该功能可让您暂停或跳过曲目、调整音量或访问语音助手,方法是轻按您耳前的区域,沿着您的下颚线。您可以通过索尼常用的Headphones Connect 应用程序自定义此功能在每个耳塞上的作用:如果您将其设置为控制播放,双击脸颊将暂停并继续播放歌曲,而三击将跳至下一首曲目。如果您将手势设置为控制音量,双击将提高音量,而三击将降低音量。这些控件本身保存在耳塞中,因此它们可以跨设备工作。
我可以看到索尼是如何 采用这种解决方案的:许多带有物理控制按钮的无线耳塞会导致您在任何时候按下耳机时都会将听筒进一步塞入耳朵。这总是不舒服。虽然你的水龙头必须有点坚定和独特,但这种控制方案实际上确实经常起作用。默认情况下,耳塞会播放简短的声音提示,以指示您的双击或三次轻击已注册,这是一种智能触摸。使用这些控件的可用区域非常广泛。在真空中,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
但是来吧——这很奇怪。这里的传感器并不像普通按钮那样始终如一地响应,尤其是在您移动时。您的头骨仍然是头骨,而不是硬件控制器。调整听筒有时会触发敲击命令。我可能只是过于自我意识,但在公共场合用手指轻轻地打自己总是很尴尬。而且由于所有这些都只适用于水龙头,因此它不适合进行大音量调整。你不能“长按”你的脸。
如果您需要,该功能最好被视为一种奖励选项。您可以完全关闭设置,只使用手机来控制一切,但在此过程中您将失去部分“完全无线”耳机的实用性。
音质、麦克风质量和 AirPods 比较
围绕字面孔构建耳机驱动器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音质不会是第一要务。与Apple 的第三代 AirPods(价格范围相同的一对,以及我用过的音质更好的“开放式”耳塞之一)相比,LinkBuds 始终听起来更薄,而且完全不那么动态。考虑到 AirPods 本身并不是最完整的一对,并且倾向于更明亮的声音,这并不是很好。深沉的低音比现在更隐含:对于像 Kendrick Lamar 的“ DNA ”这样硬朗的嘻哈曲目或像 Jamie xx 的“ Gosh ”这样的重磅电子曲目,你会失去大量的低端冲击力,这些冲击力带来了很多生命之歌,
不过,这并不奇怪。大低音需要在耳朵上紧密密封,而索尼在这里故意放弃这一点,以便 为休闲用户提供足够好的音质和持久的环境声音。除了缺乏低音外,LinkBuds 听起来还不错。在像大卫鲍伊的“年轻人”这样繁忙的轨道上”主唱清晰而有现场感。虽然任何这么小的无线耳塞听起来都会相对受限,但每一位背景乐器都有一定的呼吸空间,而且听起来都不会过于沉闷。LinkBuds 的声音很明亮,所以当高端频率被推到轨道的最前沿,有时听起来很刺耳。但大多数时候,轮廓干净悦耳,至少相对于其他开放式耳塞而言。它们只是薄。最新的 AirPods 声音更丰富,并在音轨的低点、中点和高点之间提供更清晰的区别。
索尼的应用程序有一个自定义 EQ 工具,可以让你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声音,但鉴于 LinkBuds 的明亮配置,这并不总是有用的。“Bright” EQ 设置听起来太刺耳,我不喜欢,而“Bass Boost”设置仍然无法挑战开放式设计的物理特性。但是,其他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并且只需拥有该选项即可。一般来说,LinkBuds 的声音非常适合播客或有声读物。再说一次,对于那些不花费 180 美元的人来说,有很多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