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网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企业动态
导读 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

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2、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3、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出自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全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5、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6、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7、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8、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9、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赏析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10、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11、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

12、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13、扩展资料《放言五首》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是一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14、在这五首诗中,作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分别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已见,以表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态度并告诫世人。

15、第一首诗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第三首诗流传最广,以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道理:若想对人、事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第四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第五首诗艺术地说明了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规律这一道理,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16、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虽通篇议论说理,但启人深思,并不乏味。

17、创作背景据序文可知,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

18、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19、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

20、过了五年,白居易因上书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

21、当年六月,被贬为江州司马。

22、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23、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写下《放言五首》奉和。

24、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25、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26、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27、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28、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29、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30、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31、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32、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33、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

34、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35、参考资料:放言五首-百度百科。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