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网

2020地产股龙头股(乐居财经:地产股史上第一次的奇闻“怪谈”上篇)

生活
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2020地产股龙头股,乐居财经:地产股史上第一次的奇闻“怪谈”上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2020地产股龙头股,乐居财经:地产股史上第一次的奇闻“怪谈”上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乐居财经:

  乐居财经讯1月10日,截至发稿,恒生指数跌0.34%,报收0.00点。

  港股地产股板块午盘跌幅位居前十位的是,恒盛地产跌幅7.07%,北京建设跌幅5.80%,建业地产跌幅4.49%,华南城跌幅3.39%,佳明集团跌幅3.39%,建发国际集团跌幅2.66%,九龙仓集团跌幅2.46%,中梁控股跌幅2.41%,新世界发展跌幅2.38%,太古地产跌幅2.31%。

地产财富会:

地产财富会

这不平凡一年,

我们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

明年,他们还将继续吗?

2023-1-9

       

2023来了,我们发现大家都是真开心。因为2022终于过去了。

2022年,鬼知道我们都经历了些什么?

迫不及待告别的网友,用8个字简单总结了一下——

一半辛酸,一半核酸。

而这一年的房地产,大病一场,又被突然扶起,剧情跌宕。

就像好不容易挤到了一张ICU病床,医生却让他办出院手续。大夫语重心长地告诉他——

你,居家观察去吧。

居家观察期间,回顾2022,让我们看看房地产这一年到底都被哪些难题给击中心肺,造成功能损伤。

又有哪些问题,是在未来一年的“居家康复”过程中,需要我们持续密切关注的?

我们看到了这十个2023值得深思的问题:

1、房企财报都去哪儿了?

2、房子竟然还能这么卖?

3、为什么他也能倒?

4、土地都卖给了城投?

5、2022的瓜为何这么多?

6、房子也会变成负资产吗?

7、地产人的简历能绕地球一周吗 ?

8、地产大佬们究竟有多少被捕风险?

9、地产大佬们到底润没润?

10、我们该如何重建信任?

这一年,像一生。

太多的问题砸向地产,各种症状不断显现。透过这些问题与症状,我们一起溯源思考,一起祈祷企盼,但愿2023年这些操蛋的问题统统起开。

今天,我们以上述前5问为开端,开启“地产十问”上篇。

一问

房企财报都去哪儿了?

“地产公司的财报都去哪儿了?”

这是2022一开春就砸向所有人的天问。也是地产股史上第一次的奇闻“怪谈”。

未能按时披露财报的房企多达数十家,包括恒大、融创、富力、世茂、奥园、花样年、佳兆业、新力、阳光100、南海控股和当代置业等。房企们因年报难产而停牌,这一停就是近一年。直到2022年结束,也只有融创、富力等少数房企补发成功。

2022年,房企财报为什么都发不出来?

别问,问就是:

更换核数师。

核数师作为审计年报的重要角色,承担了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程序复杂,用时漫长,一旦更换核数师,意味着新的核数师将从新开始对企业的业务进行了解,资产盘点工作一时更是难以上手,直接导致审计工作的延长。

以更换核数师为由,延迟发布年报,核数师背锅进入常态化。

把房企逼到让核数师背锅的份上,让人误以为中国特色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且只有两种:

一种是踢皮球,另一种是找背锅侠。

没有什么问题是找踢皮球和找背锅侠解决不了的问题。

有人问,房企年报迟迟不发布,不担心有损企业在信用市场的地位吗?

但这年头,信用无奈变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造化弄人,谁没事愿意做人人喊打的老赖呀?

二问

房子竟然还能这么卖?

2022年,房企卖房卖出新境界。

以往,房企基本都在年中年底着急冲刺业绩,但2022年,房企全年都在全力冲刺,甚至着急上火打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招式。

层出不穷的花式卖房,更是频频冲上社会新闻热搜,也一度让那些涌进售楼处的购房者以为自己误入菜市场。

各地兴起的小麦大蒜西瓜水蜜桃换房,不仅让初级农产品走上了消费链的顶端,也让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重现江湖。

得亏那些外媒没盯上这事,不然横竖得来个充满想象力的标题——

《中国房企以一己之力,让人类社会倒退一万年》。

还有些房企更接地气,索性来个“买房送生猪”的土味营销。

估计郁亮看了直拍大腿,后悔没早点推进万科的养猪业务。

相比那些买房送黄金、送车位、送物业费的,一些房企剑走偏锋,抛出“买房送工作”、“买房送对象”的终极大招。

房企到底还是有政治觉悟的,为降低失业率、离婚率也是够拼了。

2022年1-12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64622.2亿元,同比降幅高达41.6%。

求生欲很强,爱过也努力过,但该腰斩的还是得腰斩。

销售的滑坡也让千亿房企数量急剧锐减。2022年,千亿房企数量从21年的43家骤减至20家。

过山车都没这刺激。

前不久,中央财办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重要性,住房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并明确指出预期和需求端方面。要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释放住房消费潜力?

难道,另一个连环大招——住房消费端刺激政策即将上路了吗?

往事翻篇,不论如何这是新的讯号,2023年房企心中的希望之火或许会渐渐燃起。

三问

为什么他也能倒?

2022年,房企暴雷潮愈演愈烈。

恒大倒下后,房企“大而不倒”的执念瞬间崩塌。

龙光、祥生、融创、世茂、中梁、俊发、禹洲、大发、正荣、绿地等房企都在这一年宣告暴雷,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全面演变为全行业的普遍现象。

你以为不会倒下的头部房企倒下了,你以为安全稳健小而美的房企也坠入深渊,甚至你以为有背景无惧风雨的央国企也暴雷了……

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

那个“大而不倒”的时代已经从指尖划走,悄无声息。

房企暴雷风波不仅致使地产股债双杀,还波及到上下游各类企业。

痛苦的时候,最让人怀念的是当年的风光无限。

毕竟,那是最好的止痛药。

四问

土地都卖给了城投?

2022年,投资低迷情绪持续蔓延。

与去年相比,2022年城投“托底”依旧是集中供地主旋律,有一半的地卖给了城投。

其中2022年城投参与拿地金额、建面、幅数占比分别达到44%、55%、55%,分别较2021增加13、17、14个百分点。

全年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有0.18,创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有超过四成百强房企今年投资几乎暂停。

为何城投拿地成为主流?

因为对大部分房企而言,三道红线带来的压力尚未缓解,又受到疫情等不可抗外界因素的影响,拿地活生生变成了一场玩命游戏,绝大部分房企宁可少拿或不拿地,也不愿错拿地。

甚至,很多央国企家里都没余粮了,更何况那些在暴雷困境中挣扎的民企。

但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就是七星灯续命,打个喷嚏都能要命。

兰州城投技术性违约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暴露了城投的隐性债务风险。

所以,今年10月,财政部下发新通知:针对个别地方部门没有严格落实过好紧日子的情况,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

里面有一条是这样写的——

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

总之,现在不堵城投拿地,我们和未来谈判的筹码和空间就会越来越少。

这账,一算还是挺明白的。

五问

2022的瓜为何这么多?

2022年娱乐圈的瓜不少,地产的瓜也管够管饱。

先是姚振华“失联”罗生门,2022年3月,一则广州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告引发多方猜测,曾试图“蛇吞象”与王石抢夺万科的“野蛮人”姚振华被宣告下落不明,空降热搜,网友们搞不懂,这千亿宝能的掌门人姚振华,到底去哪了呢?

随后宝能官方对外回应辟谣,这还不算完事,向来低调不喜欢接受采访的姚振华决定“现身”,接受央视财经独家采访,就差说一句——

我,姚振华,没有“失联”!

网友彻底看懵,合着广州中级人民法院的通告都是假的?

有人“失联”,也有人“先跑为敬”。

2022年中秋节前,SOHO中国发出一则公告宣布,潘石屹已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一时间,“潘石屹跑了”的议论声四起。

后来,潘石屹表态说——

“不要相信谣言,我不会离开,我还是中国籍”。

但另一边老潘“卖卖卖”根本停不下来,从2014年起潘石屹就不断甩卖国内资产,并加快在美的资产配置速度,甚至,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注册了近10家境外公司。

姚振华、潘石屹大瓜之后,许老板压轴登场。

谁也没想到,年底还能看到前首富、跳楼、反转,这样刺激的大瓜。

2022,“皮带哥跳楼未解之谜”直接预定了地产圈年度最佳惊悚悬疑大片奖。

12月2日,一则“许家印跳楼”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流传,甚至有人贴出现场跳楼照片,而广州公安局越秀分局发布的一条只有“许家印”三个字的秒删微博,直接将传言推向高潮。加上恒大月度工作会议临时取消,直接拉满传言可信度。

不过事件很快反转,当日中午,有疑似恒大高管群的聊天截屏显示,许家印在群中发了一条语音讯息。随后,被临时取消的月度工作会也在当晚7点召开,许家印本人出席会议。

这剧本,这跌宕起伏的戏剧效果,不拿来拍电影都有点可惜了。

那许家印到底跳没跳呢?即使许家印本人以会议视频侧面辟谣,但一直没有正式辟谣,大家心里冒出了上百种猜想,还有人怀疑这是许老板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皮带哥要跳楼,他的债主们第一个不同意!

就像网友们说的:

许家印爬上20层准备跳楼,结果他的债主们已经把垫子叠到了19层半。

毕竟如今许老板每天睁眼就要还3亿利息。

“许家印到底跳没跳”的天问破圈成为地产大瓜的背后本质,是房企债务问题正在被所有人关注。

2023房企到底怎么化债?欠债房企的房子都怎么如期保质交付?违约房企和债主们的矛盾究竟如何解开?

这三个问题,才是接下来一年对所有人依旧重要的核心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

第一个问题——财报难产还是顺产,锅都摆在那里,越描越黑,越背越重。

财报难产的本质,源于这些地产公司待梳理的乱账、甚至表内外待化解的重重债务。2023年,随着地产化债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希望能看到更多公司的项目盘活和清晰账目。

第二个问题——卖房是“换换换”还是“送送送”,难题都扔在那里,剪不断,理还乱。

卖房本该就是房企的核心本领之一,“花样百出”本没有错,但病急乱投医只会让难题越来越难。希望2023年大家能走好产品力发展和营销创新的正道,将好房子卖给适合它的消费者。

第三个问题——张三倒还是李四倒,王麻子都等在那里,该死的,一个都跑不了。

一味依赖杠杆,无节制生长的房企受到了应有惩罚,但一些扎实做产品的房企不应该倒下。2023年我们希望政策进一步扶持这些无辜受累的房企,让更多房企和房地产行业早日回归正轨。

第四个问题——土地卖给城投还是卖给民企,钱都在央妈手里,给东不是,给西也不是。

城投不会一直兜底,希望“土地都卖给了城投”只是属于2022的“一怪”。2023年要恢复地产新常态,希望房企们都能陆续支棱起来吧!

第五个问题——地产的瓜,不论是甜瓜还是苦瓜,吃瓜群众都搬小板凳坐在那里,只嫌少,不嫌饱。

地产的瓜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2023年,我们希望看到地产更多正面良性的瓜,更多修成正果的瓜,更多有益于行业发展的瓜。

阳光下无新事。

新的一年并不会直接把一切都变好。

在房地产过去的高歌猛进中,曾在很多年都一直重复着类似的问题,直到所有的问题一起爆发。

但人类的反省、发问与行动有可能会带来新的变化。

站在2023的新开端,我们看到了一些政策的新变化、一些组织的再调整,以及一些房企化债的新进展……

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和思考想与你分享。

敬请期待明日即将发布的《回顾2022,我们找到了2023仍值得深思的地产十问(下)》。

Ps.今天开始,地产财富会“2023,问中求变”系列专题正在进行中。

目前已发布:

1、“地产十问篇”(上)

敬请期待以下好文:

2、地产十问篇:(下)

3、地产沉浮篇:谁在爬升,谁在跌落?

4、政策洞察篇:2023的天,是什么样的天?

5、债务观察篇:留给展期房企的问题们

更多地产财富会干货,请点击以下链接

走在潮头前

房企等钱来,救市的“三支箭”射中了谁?

刚刚!央妈宣布降准,据说还有重大利好在路上!

绿城建业很虎, 旭辉生猛: 你是做代建吗?你是馋他的利润!

“小碧桂园”中梁控股“躺倒”在黎明前

您“在看”我吗?

国都快易:

每日投资策略

港股一度创半年新高 收涨104点

恒指昨日高开132点,报21463,升幅曾缩至少于100点,之后重拾升势,上午最多升335点,高见21667,中午升218点。午后升穿早上高位,最多飙升354点,高见21686,再创逾半年高,但下午3时22分升势不保,一度倒跌4点,见21327点全日低,之后止跌回升。恒指收市升104点或0.5%,报21436,为去年7月8日以来收市新高。国指升47点或0.7%,报7310。科指跌0.25%,报4547。大市全日成交1658.47亿元。

76只蓝筹只有33只上升,40只录得跌幅。汇控(00005)创逾八个月高,收市升0.7%;平保(02318)弹3.5%,国寿(02628)升3.9%;中移动(00941)升1.1%;阿里巴巴(09988)收市升3.1%,腾讯(00700)亦是升市功臣,收市升3.1%;比亚迪(01211)急升4.7%,一举升穿100天线。美团(03690)挫2.5%;友邦(01299)跌0.7%。港交所(00388)挫1.9%。金沙中国(01928)挫3.2%。

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在央行论坛上未有发表鹰派言论,加上高盛料欧元区今年可避过衰退,隔晚美股三大指数上涨。港股前日略为回吐后,昨日曾飙逾三百点,创逾六个月高位后回顺,蓝筹股逾半录得跌幅。

保监局年度盈余8490万

保险业监管局发表《2021-22年报》,指年度收入及营运开支分别为5.13亿及4.28亿元,所得盈余为8490万元,原预算亏损5740万元。年度累计亏损为4.14亿元,由总共9.53亿元的政府拨款支持。期内,保监局针对违规事宜发出119封合规意见函及101封关注函;就不遵守持续专业培训规定采取91项纪律处分,并推出不遵守持续专业培训规定的罚则框架。年报提及保监局在「双循环」策略下,打造香港成为环球风险管理中心及区域保险枢纽的主要活动。国内循环方面,保监局就实施汽车保险「等效先认」政策,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特定城市设立售后服务中心上,与内地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国际循环方面,两笔巨灾债券透过保险相连证券的规管制度在香港发行、3间保险集团被指定纳入集团监管框架,均突显出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世界各地「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

中小企12月整体营商气氛改善

政府统计处公布,2022年12月中小型企业业务状况调查,中小企业务收益的现时动向指数由11月在收缩区域的44上升至12月的46.1,而未来一个月(即2023年1月)的业务收益展望动向指數为50。按行业分析,所有统计调查涵盖的行业的业务收益现时动向指数在12月均较上月上升,特别是地产业从42.5上升至47.1及饮食业从44上升至47.6。进出口贸易业新订单的现时动向指數从11月的44.9上升至12月的46.2,而未来一个月(即2023年1月)的新订单展望动向指數为49.1。政府发言人表示,12月中小企的整体营商气氛改善,所有受访行业的现时动向指数均见上升。整体就业情况亦见改善。中小企对未来一个月业务情况的看法亦向好。

内地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商务部及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要求便利各类跨境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推动银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结算服务。《通知》提出,鼓励银行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积极创新产品服务,更好满足企业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需求;因企施策,增强优质企业、首办户、中小微企业等主体获得感,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发挥带动作用;依托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此外,结合企业需求提供交易撮合、财务规划、风险管理等业务支持,强化保险保障,完善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发挥相关资金、基金等引导作用;开展多样化宣传培训,促进银企对接,扩大政策受益面。

工信部料去年工业增加值增3.6%

中国工信部预计,去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年增长3.6%。展望今年,工信部表示,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稳住重点行业,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万达酒店:王健林悉数质押65%股权

万达酒店发展(00169)公布,于1月11日,公司获悉控股股东万达海外已将其持有的全部30.55亿股公司普通股质押予贷款人,作为获提供贷款融资的抵押品。该公司指,就公司所知、所悉及所信,贷款人为独立于本公司及其关连人士,且与彼等概无关连之第三方。万达海外由王健林最终实益控制。于今日,万达海外持有万达酒店发展股份约占已发行股本总额之65.04%。

中粮家佳康折让2%配股筹逾15亿

中粮家佳康(01610)公布,公司向中粮集团(香港)配售6.8亿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约约14.84%;每股配售价2.3元,较周三收市价2.34元折让1.71%,涉资15.64亿元。中粮家佳康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约15.51亿元,其中约70%用于扩大产能及加强品牌生鲜猪肉分销;30%用于偿还短期贷款及补充一般营运资金。中粮集团(香港)为中粮家佳康之关连人士,并由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拥有。于股份认购事项完成后,中粮集团(香港)及其一致行动人士之持股比例将由29.9%增至约40.3%。

高阳科技拟重启分拆兆讯恒达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高阳科技(00818)宣布,其目前正考虑重启旗下兆讯恒达的建议分拆,且公司于昨日为此向联交所提交有关建议分拆的新申请。兆讯恒达现尚未向中国任何有关监管机构提交任何正式上市申请。高阳科技于2020年10月公布考虑分拆兆讯恒达并在上交所科创板单独上市,并已向联交所提交有关建议分拆的申请。考虑到当时市场情况,兆讯恒达并无于公司获联交所告知,上市委员会已于2021年3月12日根据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同意公司可进行建议分拆后,向中国任何有关监管机构提交任何正式上市申请。自2022年5月起及于本公布尔日期,集团持有兆讯恒达约45.73%权益。兆讯恒达主要从事于中国销售讯息安全芯片及解决方案、计算器硬件及软件、系统综合及发展系统芯片(SOC)。

中梁控股去年合约销售额挫62%

中梁控股(02772)公布,去年累计合约销售额约660.5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下跌61.55%;累计合约销售面积约627.1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每平方米10500元。单计去年12月,集团合约销售额约40.1亿元,按年下跌75.4%;合约销售面积约33.1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每平方米12100元。

分析师披露

本报告准确表述了分析员的个人观点。每位分析员声明,不论个人或他/她的有联系者都没有担任该分析员在本报告内评论的上市法团的高级人员,也不拥有与该上市法团有关的任何财务权益。本报告涉及的上市法团或其他第三方都没有或同意向分析员或国都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国都香港”)提供与本报告有关的任何补偿或其他利益。

国都香港的成员个别及共同地确认:(i)他们不拥有相等于或高于上市法团市场资本值的1%的财务权益;(ii)他们不涉及有关上市法团证券的做市活动;(iii)他们的雇员或其有联系的个人都没有担任有关上市法团的高级人员;及(iv)他们与有关上市法团之间在过去12 个月内不存在投资银行业务关系。

免责声明

本报告及其所载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不能成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他金融票据的邀请,并未考虑到任何特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特殊需要或个别人士。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产品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国都香港不一定采取任何行动,确保本报告涉及的证券适合个别投资者。尽管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都是国都香港从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或达到,但国都香港不能保证它们的准确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国都香港不对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国都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如中英文版本有异,以中文版本为准。

莫南:

周末又是各种大佬喊话,地产的确定性越来越明确。但是相对优质的央企贵的离谱,没啥机会,建议大家回避,超额收益还是要从暴雷垃圾中找困境反转,为了防止被埋,一定要分散投资。

从pb和商业模式看,宝龙地产(01238) 和合景泰富集团(01813) 都不错,pb很低,租子也收的很舒服。从走出困境看,中梁控股(02772) 看起来步子较快。

从长远发展看,低估的合景悠活 世茂服务 卓越商企服务这几个物业都看起来不错。

在充分了解行业走势的基础上,多选几个靠谱的标的分散布局,谨慎轮动,稳稳吃下这波房产新周期才是上策。

财联社:

【中梁控股:2022年合约销售约660.5亿元 同比降61.55%】财联社1月11日电,中梁控股(02772.HK)在港交所发布未经审核营运数据,2022年集团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660.5亿元,同比降61.55%;累计合约销售面积约627.1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0500元╱平方米。

地产财富会:

地产财富会

地产周期轮动中

给行业一些特写

2023-1-10

       

58岁的邵明晓也退休了!

今天傍晚,邵明晓宣布退休辞任龙湖集团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未来仅任公司顾问。

2022年至今,我们正看到越来越多高管甚至地产大佬,开始不同程度的“激流勇退”式调整:

高管们包括引退的融创迟讯,辞职的阳光城前董事长朱荣斌等……

老板们包括“清仓离场”的SOHO潘石屹张欣,辞任龙湖董事会主席、只担任顾问的龙湖创始人吴亚军,卸任董事会执行官的禹洲集团创始人林龙安……

公司在变、大佬和老将们也在变,一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而去。

新旧周期轮换中的2022因此对我们来说格外有意义。

为此,昨天,我们带着疑问与思考聚焦“地产十问”中的前5问。「戳链接可查看2023问中求变①|十问2022(上)」

1、房企财报都去哪儿了?

2、房子竟然还能这么卖?

3、为什么他也能倒?

4、土地都卖给了城投?

5、2022的瓜为何这么多?

今天,我们继续追问2022,希望能从以下几个问题中深思过去,寻找未来:

6、房子也会变成负资产吗?

7、地产人的简历能绕地球一周吗 ?

8、地产大佬们究竟有多少被捕风险?

9、地产大佬们到底润没润?

10、我们该如何重建信任?

六问

房子也会变成负资产吗?

“腰斩”的房价,汹涌的“断供潮”,暴增60倍的“法拍房”,各种怪象背后,房产“负资产时代”要来临了?

过去20多年间,由于房价呈单边上涨的行情,强大的升值和变现能力,让很多人把楼市当成“存钱罐” ,不断加杠杆买房。

但如今,随着调控的深入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人们发现——

杠杆会失灵,房价也会下跌,恒产也会变成负资产。

随着一些城市房价下滑、二手房流通性变差,房东税和其他费用支出增加,以及房产税征收讯号等影响,一些较差的资产会出现主动断供收益大于断供成本的“负资产”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70城房价指数数据,最近3个月房价持续下降的城市名单共有38个。其中二线城市13个,三四线城市多达25个。过去一年,一些城市房价甚至出现腰斩。

于是,有房主降价,血亏200多万,也铁了心要卖4套房的真实案例。

还有人即便白送房子,也要无条件赠予房产,不过有个前提——按时还贷。

天上不会掉馅饼,真相是,按该房产目前房价和房贷利率来算,接盘二手房按时还贷的总成本比买一套新房还要高。

“以前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现在是赠人房产其心可诛。”

无人接盘,强制停贷成了一些房产持有者的无奈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18个省份已有超100个楼盘项目出现业主“强制停贷”问题。

“停贷潮”的背后,一些房产变成“负资产”是其中的诱因之一。

与“停贷潮”并行的是法拍房数量暴增。

数据显示,目前阿里房产上的法拍房数量已达118万套,而在2018年底,这一数据才2万套。

短短两年,暴增60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房子变成负资产,同样的剧本其实在英美、日本以及我国香港等地都曾真实地上演过。

1997至2003年间,香港房价整体跌幅高达70%。香港负资产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为2003年6月,当时共有超过10万宗负资产按揭,占所有按揭的22%,涉及金额高达1650亿港元。

在经济低迷、惨遭裁员的背景下,很多人被银行要求补缴本金,拿不出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子走法拍流程。还有人顶不住压力跳楼,死后还欠银行几百万……

这或许也是香港中产誓死要保卫房价的原因。

所以,大家曾经以为内地的房产不会走香港的路,会一直上涨而非周期更迭。但没想到,2022买房一直涨的共识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对负资产的担忧。

七问

地产人简历能绕地球一周吗 ?

一觉醒来,公司没了,自己也被待业或裁员了;一场会议,高管带头下沉或降薪。

2022年,不少地产人因此陷入了无尽的“精神内耗”。

除了调岗,降薪的,就是转行和投身乙方怀抱的。

“2022年一定是地产乙方最内卷的一年,因为所有的甲方都来了。”

有人一年被裁4次,平均一个季度换次工作,自嘲简称季工,比小时工高级点的那种。

这一年,地产人的简历像蝗虫过境般声势浩大、漫天飞舞,浮夸点说,怕是能绕地球一周了。

2022年第四季度,猎聘大数据研究院进行了一场关于离职率的调研,结论是——

房地产等行业会出现更多的流动情况,需要HR给予更多关注。

2022前三季度,有跨行跳槽意愿的求职者占比为69.19%,其中,房地产行业想要跨行跳槽的人最多,占比为21.12%。

当前,房企债务危机仍未过去,不少房企回款艰难,流动性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且仍有企业陆续暴雷出清,地产行业收缩已成共识。

这意味着短时间内行业新增的岗位有限,存量岗位被留下的人牢牢占据;外面的人拼命争夺有限的岗位,里面的人拼命想保住工作。

行业变化带来的影响也引发了“蝴蝶效应”,就连曾经的高校大热门——土木类专业,都不那么吃香了……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今年大降了103分。

东南大学建筑系因招不满人,需要接收从其它专业调剂过来的考生。

跟谁过不去,让他学土木。

毕业就失业,伤害性极高,侮辱性极强。

八问

地产大佬们究竟有多少被捕风险 ?

2022年,对于地产大佬而言是多事之秋的一年。

这一年,地产大佬们被捕风险系数仿佛直线上升。

甚至出现了一天之内3家房企的4名地产高层被带走调查的行业巨震。

涉及企业包括央企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置地、厦门最大国企厦门建发集团,以及深圳最大公共住房企业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四位地产大佬同一天被调查,属实罕见。

深陷借款违约困境中的富力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力也在这一年遭遇麻烦。

2022年11月30日,消息报道称,张力在英国伦敦被当地警方逮捕,直到12月12日,其在向当地法院支付了1500万英镑的保释金后才暂获释放。

1500万英镑的保释金轻松创下了英国记录。

英国人再一次见识到了中国地产商人的强大购买力。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SOHO中国、泰禾集团、宝能集团、建发集团、华润置地、富力集团等多家知名房企高管涉嫌违法违纪被审查,并且近半年地产高管层人事变动也频繁发生。

以前是喊你过来喝茶,现在是喊你进去吃饭。

2023年,大佬们可得悠着点。

九问

地产大佬们到底润没润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022年,各种“润”攻略爆红网络,(意为逃离攻略,润即为“RUN”)“开润”话题成为社会焦点。

财力雄厚的地产大佬们自然成为猜测的重点对象。

2022年9月7号,人们发现潘石屹和老婆张欣,卸任了SOHO中国的职务。随后,潘石屹夫妻多次在美国活动的图片被发布出来。

“到底还是跑了?”

在网友的疑惑中,人民日报写了条耐人寻味的评论——

一个企业家即便能够把企业发展得再大,如果没有社会使命感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那么他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潘石屹之后,大家敏感的神经被彻底拨动了,只要发现房企高层辞任或职务变动,就认定其有润的重大嫌疑。

头顶“中国女首富”光环的龙湖集团创始人吴亚军也不例外,在辞任龙湖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职务后,吴亚军自然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润了。

此番消息一出,龙湖集团港股当日跌去24%,一度暴跌44%。

遥想2022年龙湖暴雷等传言,龙湖怕是要忍不住哭诉——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十问

我们该如何重建信任?

2022年,一些房地产唱空论调,以及各种暴雷、交付以及房地产股债等问题,让购房人对房企和市场的信任降到了低点。

很多人不再笃定房价会永远涨,也不再相信那些跌成仙股停牌的地产股能够绝地反击。

这是一个恶性死循环,信任的缺失引发了连锁反应——

购房者越是缺少信任,房企越难以用稳定的销售回款改善财务,市场越疲软,购房者置业风险就越高。

信任是根本,信心是黄金。

尽管这一年困难重重,但房企并没有放弃,政策制定的高层也没有放弃,试图努力扭转局势,重建信心。

政策端在“房住不炒”和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主基调下,监管层多管齐下,多地因城施策稳楼市,通过保竣工、保交付来保障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通过各项财政金融政策提振房企和市场信心。

房企们则积极自救、主动化债、不断优化各项财务指标,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保交楼等号召,用交付力和产品力取得市场信任,用回购和频繁的投资人会议与投资者建立信任。

可以看到,进入2023年,政策还不断加码,1月5日,央行、住建部、银保监会三大部委集中发声,简单来说就是——

降首付、降利率、降门槛!大力支持居民的首套房购买!

中央终于对需求端松绑,并确定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

只是,今非昔比。

在疫情和周期变革双重打击的经济环境中,当人们失去“经济上行、房价提升”的共识,当刚需的钱包也不再充盈,一切预期改善和需求刺激都变得更难。

如何在需求端重建信任,将是2023甚至未来几年的重要课题。

最后,总结一下:

第六个问题——房子变成负资产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毕竟是少数。核心一二线城市,包括有产业基础的三四线城市依旧有优质资产可以买入,中国城镇化依旧还有长路要走。

2023年,投资需警慎,买入优质资产,选好城市和地段才是王道。

第七个问题——短期来看房企收缩会造成地产人求职难。

但长期来看,打铁还需自身硬,地产人摆正心态,积蓄力量才能安全过冬迎来春天。

第八个问题——地产大佬被捕等风险事件,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集中的整治不是坏事,会进一步肃清行业环境,让行业迎来更多生机。

第九个问题——地产大佬们到底真润还是假润,或许答案并不重要。

因为,要来的始终会来,要走的留不住,真要走,就随他去,但我们也别冤枉一个好人。

第十个问题——2023年重建信任任重道远,显然,这不是单方面能凭一己之力解决的问题。

而是需要政府、房企、购房者、投资人等多方共同理解、包容、改善、进步才能化解的难题。

希望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方。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

2022年,我们说是穿过行业的至暗时刻也不为过。

2023,留给我们的问题依旧很多,未来可能仍有困顿,但我们必须前行。

地产财富会也将与你一起继续观察、思考。敬请期待明日即将发布的《2022地产沉浮:谁在爬升,谁在跌落?》。

Ps.地产财富会“2023,问中求变”系列专题正在进行中。

目前已发布:

1、“地产十问篇”:(上)点击左边标题可查看

2、“地产十问篇”:(下)

敬请期待以下好文:

3、地产沉浮篇:谁在爬升,谁在跌落?

4、政策洞察篇:2023的天,是什么样的天?

5、债务观察篇:留给展期房企的问题们

更多地产财富会干货,请点击以下链接

走在潮头前

房企等钱来,救市的“三支箭”射中了谁?

刚刚!央妈宣布降准,据说还有重大利好在路上!

绿城建业很虎, 旭辉生猛: 你是做代建吗?你是馋他的利润!

“小碧桂园”中梁控股“躺倒”在黎明前

您“在看”我吗?

施洛斯之道:

回复@莫南: //@莫南:回复@莫南:公布一下答案:对于一家高周转企业来说,杠杆有两部分,一是集团杠杠,二是项目杠杆。我们假设一个企业空手套白狼,一分不出,借美元债1亿(集团杠杠),再借1亿前融(项目杠杆)开始拿地运作项目,四证齐全后即可办理开发贷(项目杠杆),拿开发贷还掉前融,再办理预售。这时,松监管条件下,企业会从预售金里提出1亿本金(就是借的美元债)回集团。一般情况下,提出本金后,剩余货值是能覆盖项目建设和其它开销的,最后还能结出些利润。如果这时,开发商把这一个亿拿去还美元债了,这个周转周期就结束了,等项目慢慢卖完即可。但开发商可以不还美元债。直接拿这一个亿去再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运作下一个楼盘,周转的越快,单位时间的利润越高。然后,升级模式是,把这个楼盘所有的预售金全提走,比如4个亿,同时去运作下四个楼盘,这样周转效率会指数级增长,但第一个楼盘会因为货值不够,而有了烂尾风险,需要下一轮的4个楼盘的预售金回血。其中尺度,各家开发商各自有掌握。我们从这个过程中看出,其实集团借的美元债并不多,也就1个亿,非常少,哪怕利息再高,和后面周转后指数级增长的货值相比,就是个屁。所以不要再拿美元债利息说事了。 这个模式,哪怕激进的抽了前序项目的钱,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且平均房价不要跌破成本价,停止开新项目,做好各级项目的保交付,最终就能按顺序一级一级排空所有的项目,顺利上岸。 中梁控股(02772) 今年交付7万套,这个工作做的很好。虽然三四线去化一般,但由于前几年各大开发商都不看好三四线,没怎么投入,所以三四线的新房库存在不断减少,整体看中梁的周转线还能维持,随着时间推移,中梁的财务会越来越好。这个模式和碧桂园(02007) 类似,碧桂园是高周转三四线的代表,模式一样,中梁也叫小碧桂园,所以碧桂园问题也不大,到现在还没暴雷(各种股权融资可以看出也不容易)。那么为什么杠杆率更低的世茂集团(00813) 翻车了呢?因为世茂借的美元债比较多,而且并没有全部投入高周转的住宅项目,而是把资金沉淀在了深圳深港国际中心,坪山中心,重庆中心这些开销巨大的地标写字楼上。商业项目很多并不出售,靠收租,这样和住宅2-3年的项目周期根本没法比。本来世茂还能抽东墙补西墙,从项目上抽钱回集团养写字楼项目,后来监管一严,彻底傻逼。底下的项目转不起来,钱回不了集团,美元债一到期,就早早暴雷了。世茂仅在深港国际中心一个项目上就沉淀了上百亿资金,后面还有上百亿的建设资金投入需求,对于世茂来说,根本无法负担。如果没有深港中心,世茂专心做住宅,两年没拿地,早活过来了。不过世茂好歹拿这些钱去盖房子,实实在在的土地和工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输时间不输资产。中国恒大则更夸张,拿了几千亿去造车,玩矿泉水等副业,回收周期更是遥遥无期,所以第一个完蛋。就是这样,所以对于中梁碧桂园这种主做住宅的开发商来说,做好保交楼就行,会很快恢复健康,虽然规模会比原来小一些。而世茂就要把商业处理完才能活过来,融创中国要把文旅处理完,恒大最惨,要把恒驰做好……感觉难度都挺大。

莫南:

政策逐步怀柔,对于融创中国(01918) 等暴雷企业,半年来已经利用保交楼专项资金等给了非常大的帮助,相关资产已基本盘活。最近有开始针对优质房企开展资产负债表修复的工作,白名单也是传言乱飞,但毕竟不方便从明面上给最需要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雷企信用支持。那么,像世茂集团(00813) 、融创这样的雷企,就应该赶快利用政策回暖期,加紧把财报都发企了,把展期都谈好了,让自己进入一个相对正常的经营状态。这样就算国家想帮,也有一个台阶下。这里还是重点关注中梁控股(02772) ,中梁内债已经清零了,只有美元债的纠纷,短期内应该可以完成展期。那么,就算是第一个从水里爬上来的雷企(旭辉不服),到时候看看他能不能发债,配股,就知道后面那些大头的路线了。

地产财富会:

地产财富会

从中国文化“造极之世”而来,

为当代国人的诗意生活而生。

它来之后,

属于当代人的宋式理想,

终于走入现实。

2023-1-12

       

“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相较于汉的庄重,唐的旖旎,明清的繁复,宋的美是风雅的,返璞归真后的。如果说,汉唐是中国国力的代表,那么宋朝就是中国文化与审美的代表。

东南大学教授胡石先生说:

“宋,其实是一个影响力远远被低估了的朝代,要做更中国的建筑,不妨好好研究下宋。”

尤其是在行业新旧周期转换时期,产品进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多年来,独树一帜的中式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房企所重视。而中式产品里,唐风盛行,门槛更高、设计落地难度更大的宋风产品却鲜有人去尝试。

一直以来,地产财富会关注行业产品的每一次迭代与升级,2020年8月,我们曾关注过一个行业关注度极高的特殊项目——长乐雅颂。

作为中国首个宋风别墅,该项目吸引了无数业内人士前去参观。当时,地产财富会用18张图,揭秘长乐雅颂。「点击回顾该文章《18张图,揭秘行业首个完整宋风中式》」我们看到这个产品是如何用冰山思维,解决宋式的两大难题,为中国人找到更适合他们的宋式生活方式,引领行业产品变革。

地产财富会也一直在跟踪长乐雅颂的进展。如今,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长乐雅颂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2023年1月15日,中国首个纯正宋风别墅长乐雅颂,将在重庆顺利实现首期交付。从2019年8月2日第一次启动会后,融创用了1262天,顺利交付出69套纯正宋风大宅。

全国知名建筑设计机构GOA副总建筑师、合伙人周翌,作为长乐雅颂主创设计师之一,是如何看待这个作品?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呢?

GOA副总建筑师、合伙人丨周翌

在与设计师周翌交流沟通之后,地产财富会拿到了周翌自述的一手资料,特与读者分享。

1262天

一场旷日持久的文化探索

一群产品执着派的极致追逐

主创设计师自述

当代版山水宋城的诞生与未来

             ||中国首个纯正宋风别墅

长乐雅颂

“放”在土地上

这几年来,常有同行和业主问我,如何品鉴长乐雅颂,方得其中奥妙精髓。我通常会给出三个方向。

首先,看建筑风貌。

迈进长乐雅颂,你会发现房子不是盖,而是被轻轻放在樵坪山畔。整个项目就是一个山水自然共生体,轻盈灵动。人住在这里,居住空间、活动空间都能和山水联系在一起,生生不息,天人合一。

其次,看园林庭院。

长乐雅颂的园林景观,一木一石,你可以读到宋画《万壑松风图》《听琴图》、宋代石经《云林石谱》等意境。而且长乐雅颂地块的天然高差,实现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庭院景观:入口处精致内敛的四水归堂、通透开阔的私人庭院、二层大尺度的空中庭院。

第三,看工艺细节。

宋式建筑之美主要体现在水平感、线条感、精致感上。长乐雅颂是用悬鱼、挂落、擗帘杆、交绞造、梅花钉、歇山顶等40处建筑细部符号转译,来体现这“三感”。而且这些细节,又全部是通过宋代古画和诗词的深入研究而来,细节处处有自己的故事,经得起考究。

然后,我会对同行和客户补充说,长乐雅颂尤其难得的,是将这三点浑然一体,组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

和传统中式建筑表达相对内敛不同,长乐雅颂传达的是更开放,也更旷达的生活理念:仿古,不复古,更贴近现代人审美意趣。

纯正宋风,打造标杆

长乐雅颂这个项目,融创是和东南大学,还有我们GOA一起,创造的一种新中式低密度居住产品风格体系,当然也是中国首个宋风别墅。

市场反应说明这很成功。

因为之后,市场上又出现了很多宋风别墅产品。没人喜欢,那凭什么大家跟着去做?

但我总体感觉,后来者都没达到长乐雅颂高度。

也许有的某个细节上,会和长乐雅颂神似,一旦从建筑风貌、园林庭院、工艺细节上进行仔细推敲,你就会发现不对劲,比不上。

这种不对劲,大概出自两个原因。

首先是建筑风貌、园林庭院、工艺细节这三点上,很多项目做不到浑然一体,和自然共生。

这是先天条件决定的,因为长乐雅颂依山傍水,土地容积率约0.5,这保证了我们作为设计师,能把宋画里的“留白”精髓发挥出来,没这个前提,我们也做不到。

然后,对宋文化的概念理解,有些项目走偏了,或者说不精致。而长乐雅颂的一切,都经得起溯源和推敲。

我们做长乐雅颂时有个原则,客户面对一个建筑工艺细节有疑问,长乐雅颂随时可以拿出一首词、一幅画来解释说:

你看,就是从这里溯源的。

融创在做长乐雅颂之前,是和我们、东南大学一起做了3年对宋代建筑文化的探索工作,古寺庙,古画,古诗词等等,都是我们研究探索对象。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研发团队下过这样大力气。其他宋风别墅,没经历过这种积累,也就做不到纯正。

说到这里,我想长乐雅颂和其他宋风别墅的区隔性,已经很清楚了。

作为中国首个宋风别墅,长乐雅颂配得上出道即巅峰这种说法,这也给后来者,提供了一个交付标杆准尺。

纠结与困难

现在回过头来看,做长乐雅颂这种产品挺纠结,也挺难。

之前我说过,我们光是对宋代建筑文化的探索提炼工作都做了3年,原因就是没实物参考,还要做到有据可依,被当代人认可。

举个例子,长乐雅颂的屋顶灵感,是源自宋代的汝窑鱼鳞开片和宋代官员等级的“鱼袋制度”,然后再参考《四景山水图》中的屋瓦样式,最后再确定使用定制鱼鳞瓦。虽然造价上,达到中式常用的小青瓦3倍,但屋顶间的高雅感觉,一下就出来了。

如果不去细研宋代文化,就不可能有这个效果。

然后,这个项目要纠结的地方特别多。

我做其他项目,样板间打样次数能记得清楚大概是20次、30次等等。

但长乐雅颂实在太多次了,是我唯一一个记不清的项目。

为什么这样纠结?因为融创要把效果做到极致。

鱼鳞瓦只是一个细节。

其实长乐雅颂每片瓦、每块玻璃、每块铝合金,都要既符合宋代形制风格,又顾及现代审美工艺,每个部件都要经历反复打样、比对、层层把关后才能敲定。

这个过程中,融创的领导、设计人员会来和我们一起蹲工地,听取项目施工进展与难点,和施工方一起讨论、协调。

我想,这和融创多年来,对产品力的执着有很大关系。

当然,长乐雅颂顺利达到了交付水准,在现在这个房地产市场下,也非常难。毕竟,匠心打造也需要成本投入,需要企业的初心和坚持。

所以,这个项目在经历了1262天后,能赢得行业、市场上的高度关注,也是对融创的回报。

后疫情时代人居范本

我还想说一下,长乐雅颂在后疫情时代的意义。

最近常听一个大命题:后疫情时代,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有什么变化?

这个问题,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就是后疫情时代,应研发什么人居产品?

我的答案是:

院落化产品,后疫情时代更受捧。

一方面,后疫情时代中国人更在乎陪伴家人的时光,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院落赋予的自由空间。

长乐雅颂,是符合这些需求的。产品的多庭院设计,让客户可以体验大露台、阳台构成的空间格局,室内即可看山、看水、看园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对话;也可以在二层专门打造的精神独立空间中读书品茶,感受宋式风雅。

所以,1月15日长乐雅颂这次交付,我觉得融创除了建立中国宋风别墅交付标杆,充分展示中式产品的体系研发能力,也给中国后疫情时代的楼市低密产品,提供了新的样本。

更多地产财富会干货,请点击以下链接

2023问中求变③|2022地产浮沉:谁在爬升, 谁在跌落?

2023问中求变②|十问2022(下)

2023问中求变①|十问2022(上)

绿城建业很虎, 旭辉生猛: 你是做代建吗?你是馋他的利润!

“小碧桂园”中梁控股“躺倒”在黎明前

您“在看”我吗?

莫南:

中梁控股(02772)12月销售40亿,市值不到30亿,有息估计只剩250了,美元债因为汇率最近被动下降了6亿,估计只剩75亿左右了。怎么看都是最先走出来的一批,今年继续保交付,降负债!碧桂园(02007) 万科A(SZ000002)

莫南:

中梁控股(02772)中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企业。大家可以试着回答下,如果能答上来,对地产的理解就会更深入。1.为什么中梁作为典型的高周转,高杠杠企业,还主要聚焦三四线城市,还这么抗揍,最后才暴雷?2.为什么中梁口碑不好,信用一般,但有息负债反而降低的很快,目前只剩280亿了,内债还早早清零了?3.中梁融资成本高达10%左右,为什么看起来还活蹦乱跳的,反而很多像世茂集团(00813) 这种拥有众多优质资产的企业早早暴雷,现在还难以翻身?想明白了这些,我觉得就能大概推测出未来各类地产股复苏的节奏。

中指研究院:

地产好报告,就在“中指云”网页链接

2022年,房地产市场下行明显,销售额TOP100房企均值同比下降41.3%。浙江市场整体成交规模也受行情拖累,回归到2015年水平。

在市场调整期,行业生存压力巨大,业内企业频频出险。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一波企业变局中,深耕浙江市场的本土房企更为稳健,不管是在投资端、销售端还是产品端,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市场韧性。本土房企中,绿城中国和滨江集团在浙江市场销售业绩稳固在1200亿以上,拥有市场的绝对话语权。

同样,外来房企中也不乏有在浙江市场的地位跃升者,华润在业绩角逐中首次跻身前三甲,保利发展在温州市场超越本土房企摘得桂冠。

更多浙江房地产市场研究,“中指云”获取网页链接

- 浙江省及下辖杭甬温台嘉湖舟-

特别声明: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销售的并表商品房为统计口径,包括商品住宅、写字楼、公寓、商业全口径,主要依据中指数据CREIS(点击查看)在浙江省范围的销售监测数据,并参考当期总体经营情况和推盘去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少数没有在监测范围内的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文件,经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格局调整,8家企业新晋榜单-

· 滨绿在“浙”份额合计占比超3成,华润跻身前三甲

2022年浙江省销售业绩中,毫无意外的两家本土房企滨江集团和绿城中国继续包揽前两位,销售额继续稳居在1200亿以上。这两家企业在浙江市场的销售额累计占TOP30房企总成交金额的31.6%,而在2021年两者的份额占比为23.6%,市场份额同比提高了8.0个百分点。

浙江市场销售额的第三名企业出现新面孔——华润置地,在多个城市逐步实现了遍地开花,如杭州、宁波、金华、嘉兴等城市。

· 8家房企新晋榜单, 持续在榜企业仅3家业绩同比增长

2022年,企业在浙江市场的业绩整体表现为下滑,且TOP30的门槛值也由2021年的163.5亿元降至2021年的105.4亿元。

图:2021-2022年浙江省销售额TOP30对比

数据来源:企业数据整理、中指数据CREIS(点击查看)

在整体榜单中,有8家新晋企业凭借浙江市场的深耕实现优秀业绩,包括坤和集团、龙湖集团、越秀地产、中海地产、中豪控股、建发房产、中梁控股和伟星地产。

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场环境下行的背景夏,浙江市场仍有3家房企销售业绩同比提升,分别是华润置地、建杭置业和浙江交控。华润置地在浙江市场的销售业绩同比提升215.3%,在浙江市场地位跃升至前三甲;浙江交控和建杭置业在浙江市场业绩同比分别提升49.6%和22.6%。

· 本土房企坚挺,占据三分之二席位

2022年,在市场调整期,各大房企更倾向于将业绩重点分解在专注和熟悉的区域。因此,在销售金额TOP30企业中,浙江本土企业占据18席,占据榜单三分之二,这与上半年表现一致。

-业绩溯缘,产品是最核心的抓手-

在这一波市场行情下,能取得良好的业绩表现实属不易,浙江省TOP30企业的业绩剖析不难发现企业业绩发力的四个原因:一是依托优质城市,二是市场精耕和深耕,三是合作助力,四是单盘效应强化,产品是最强抓手。

其实从根源来讲,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产品和服务下积累的客户基础。

· 优质城市拉升份额,TOP30杭州业绩整体贡献率为59.6%

在这一波市场行情中,杭州是浙江市场受冲击最小的城市,浙江省销售金额TOP30中杭州市场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贡献率达到59.6%。

图:2022年浙江省销售额TOP30企业杭州贡献率

数据来源:企业数据整理、中指数据CREIS(点击查看)

有15家企业杭州市场的业绩贡献率占浙江省业绩的60%以上,尤其是以滨江集团为代表的7家企业,杭州市场对其浙江销售额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深耕在浙江其他城市的企业逐渐向杭州市场进阶。比如深耕湖州市场的祥新控股2022年在杭州新增4个项目,未来有望成为企业业绩贡献的重要抓手。

· 精耕深耕,向熟悉的城市要业绩

与以往多个城市业绩贡献不同,在非常时期,大多数浙系房企聚焦在自己最熟悉的城市,依托熟悉的市场环境和客户,取得良好的业绩表现。

保利发展深耕温州,在温州市场多盘联动,销售业绩稳居榜首。在温州市场,保利从最初布局核心板块,到落子中央绿轴版块布局保利天悦,以及保利中心和保利天际超高层“双子地标”建筑。在龙湾区永昌堡板块,保利浙南布局文旅综合体项目——保利龙湾壹号,入驻滨江CBD版块,打造滨江云谷未来社区——保利招商天樾玺等。

在台州市场,杨帆地产集团销售业绩居前三位。杨帆地产深耕天台21载,开发20个优质项目,多个项目取得佳绩。

海宁鸿翔扎根嘉兴,项目覆盖海宁、海盐、桐乡、平湖、嘉善等区域,在嘉兴市场揽金超百亿位列榜首。

· 合作是把双刃剑,合纵连横拓新局

2022年,虽然合作之殇成为很多房企阵痛的根源,但基于谨慎权衡之下的合作永远是企业开拓市场、对抗市场风险的一道核心利器。尤其是在2022年,浙系本土企业之间的合作成为企业携手前行的靓丽风景。

浙系本土企业的合作中,除了绿城和滨江等大佬级合作的佳话之外,再如中豪建设、坤和集团、建杭置业与滨江集团的广泛合作持续拉动更多本土企业进入行业视野。

· 单盘效应加强,产品是最强抓手

2022年,单盘对企业的影响加大,在浙江销售额TOP30企业中,不乏有很多依靠单盘脱颖而出的企业。

图:代表企业典型楼盘业绩贡献率

数据来源:企业数据整理、中指数据CREIS(点击查看)

华润置地在浙江市场的杭珹未来中心、下车门悦府和绿城华润晓月映翠三个项目合计销售额达到近220亿元,为浙江市场贡献近5成业绩。

中海地产凭借杭州市场的河映云集和翠揽云境重回杭州榜单TOP10,两个项目贡献浙江业绩的74.1%;龙湖在杭州的杭与城年度劲销124亿元,成为杭州单盘销售金额最大的“王炸产品”。

单盘产品在市场调整期实现热销无一不是经受市场考验下的产品力的体现。

比如伟星地产回归杭州的“首秀”——星瓒颂锦府热销70余亿,从8月份开盘到12月收官,星瓒颂锦府先后共五次开盘,最低中签率仅10.09%。其中3次触发社保排序,入围门槛最高拼至顶格200个月,屡次在“限售5年”边缘徘徊。

项目取得骄人业绩的原因是产品营造能力。早在2018年,伟星就在杭州成立了设计分部,一是提前熟悉市场,了解杭州的“好产品”;二是向同行学习,提前吸纳人才,为回归杭州做准备。

星瓒颂锦府正是基于前期的熟悉市场和客户基础上,伟星房产跳脱出市场环境,用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坚持高标准,用心做产品,为杭州市场带来新气象。在外立面的打造中,灰色的铝板、玻璃幕墙外立面,辅以金属线条勾勒,质感满满。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伟星星瓒颂锦府具有明显弧线感的转角和醒目的窗框,设计感十足。在精装修上,除了基本的配置,伟星还做了很多“加配”。比如全屋墙纸、客厅和卧室的背景墙、进门的玄关柜等等。其中吊顶、背景墙等都有金属线条勾勒,辉映着外立面的线条,充满精致感。

-典型企业,稳健和适配是发展之道-

在浙江市场,专注市场和客户,认真做产品的企业很多。浙江市场的前三甲企业,更是这一波行情下,深耕浙江的业内同行学习的典范。他们的产品能力、运营能力等是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最有力的工具。

· 滨江集团——区域深耕的相互成就

2022年,滨江集团是“千亿俱乐部”中目标完成率最高的企业之一,并且是权益拿地金额最高的民营企业。滨江集团的底气来自于:

一,好产品和好服务成就好口碑。在大本营杭州,滨江集团销售额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市场占有率超过20%,多个项目推盘中签率持续创新低。

二,卓越的大运营能力。深耕杭州,让滨江集团在土地研判、客户需求、供应商维护等方面,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更快、更准踩准市场节奏;另一方面精干的极简组织,高度标准化等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实现了超高的周转效率。保守估计,滨江集团2022年新增土储转化率达到35%以上,区域深耕带来的销售“适配性”不断提升。

三,稳健的财务状况。长期稳健的财务表现,为滨江集团赢得了资本的青睐。上半年企业融资利率在2021年4.9%的基础上再次下降,达到4.7%,强劲的融资能力为拿地提供保障。

· 绿城中国——尊重市场和客户的业绩驱动

对于绿城来说,2022年的浙江市场贡献了4成的销售业绩。在浙江大本营,绿城的投资、营销和产品策略随市场变化调整之快,给浙江市场的深耕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和客户课”。

一,投资端聚焦调整,精细化布局。2022年在浙江市场绿城敏锐进行投资调整,聚焦流速更安全的杭州市场,在宁波、台州、舟山等城市则优中选优投资有所收缩。

二,营销端稳准拼,洞悉市场节奏。绿城营销紧抓市场节奏变化,明晰形势、紧抓目标、快速行动三招“稳准拼”帮助企业拿下多个项目的优秀业绩表现。如“海棠三子”把握市场热销期,4个月清盘3062套房源,劲销127亿。

三,产品端持续创新,客研赋能更贴合客户。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主义,是绿城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与客户需求的核心策略。2022年绿城在产品上持续深化客研和前置创新工作,大力研究让客户满意,受市场欢迎的好房子。“春知学堂”“如意盒子” “生活街角”等创新陆续落地。

· 华润置地,入浙17载最熟悉的“新面孔”

入浙17载,华润置地在2022年首次跻身浙江房企销售业绩前三甲,也是TOP10房企中唯一在浙江市场销售业绩实现正增长且涨幅超过100%的房企。

始于万象系,成于万象系。华润凭借一系列万象系综合体项目,坐拥核心地段,背靠中高端商业体下,“慢工出细活”,在浙江省多个城市逐步实现了遍地开花,如杭州、金华义乌、嘉兴、宁波等城市,尤其是杭州市场业绩占浙江省的60.1%。杭州市场的杭珹未来中心,是大型的地铁上盖综合体,全年单盘流量金额近百亿元。

总结

2022年浙江房地产市场在调整在优化,不管是本土房企还是外来房企,销售业绩领先的企业都更加重视产品、品质和品牌,更加注重客户需求并在自己熟悉的区域持续精耕和深耕。行业调整是大势所趋,企业格局随之洗牌,谁能抓住浙江市场的需求,谁便能浙江市场的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网页链接),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网页链接

地产K线:

  乐居财经 刘治颖 1月11日,中梁控股(02772)公告,于2022年1月至12月,集团累计合约销售( 连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合约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60.5亿元,累计合约销售面积约6,271,000平方米。2022年1月至12月合约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0,500元╱平方米。

  于2022年12月,集团合约销售( 连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合约销售 )金额约人民币40.1 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331,000平方 米。集团2022 年12月合约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2,100元╱平方米。

中梁控股(02772):

中梁控股 公告及通告 - [其他-营运业绩最新情况] 2022年12月的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网页链接

老斯基1499:

中梁控股(02772)昨晚发布公告,集团2022年1月至12月累计合约销售( 连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合约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60.5亿元,累计合约销售面积约6,271,000平方米。2022年1月至12月合约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0,500元╱平方米。

本文2020地产股龙头股,乐居财经:地产股史上第一次的奇闻“怪谈”上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