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出乎意料地发现,通常不知道会引起疾病的伯内特柯克斯体(C.burnetii)细菌的弱化形式自然而然地获得了这种能力。
C.burnetii会引起人类Q热,其弱化形式用于科学目的。科学家们确定了导致疾病(毒力)能力增强的基因突变,并创造了一种没有遗传缺陷的细菌,可以安全地用于研究。
这项研究由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以及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北亚利桑那大学的合作者共同完成,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伯内蒂隐球菌自然感染牲畜,包括山羊、绵羊和牛。这种细菌会引起Q热,这是一种罕见的人类疾病,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数不到1,000例。
伯内特隐球菌感染风险最高的个人包括农民、兽医和动物研究人员,因为感染是由呼吸受感染动物产品(如粪便、尿液、牛奶和婴儿产品)污染的灰尘引起的。
Q热的特点是轻度至重度流感样症状,可以用抗生素治疗。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肺炎)或肝脏感染(肝炎)。一小部分感染者(不到百分之五)会出现一种更严重的感染,称为慢性Q热,这种感染会在初次感染后数月或数年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数月的抗生素治疗,并可能导致死亡。
不同形式的脂多糖(LPS)(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上的一种大分子)可以深刻影响细菌引起人类疾病的能力。LPS形式的变异被称为“相变异”,对于伯氏念珠菌尤其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确定细菌的毒力。
NIAID的科学家及其合作者着手确定LPS长度到底如何影响伯内特念珠菌致病能力。自然界中发现的伯内特念珠菌(称为“野生型”)具有高毒力,被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视为精选病原体,需要特定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力和研究安全。
除了完全有毒的九英里I菌株(NMI)之外,另外两种形式的伯内特念珠菌通常用于研究目的,但没有一种像NMI那样有毒。这些细菌形式包括:NMC(中等毒力)和NMII(不被认为是有毒力的),其特点是染色体大缺失,不可逆地消除了参与LPS生物合成的两个基因。NMII菌株因其无法引起疾病而不受CDC选择制剂法规的约束。
为了研究LPS长度如何影响伯内特念珠菌毒力,研究人员用NMI、NMC或NMII感染豚鼠。所有实验均在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接种后14天,科学家们意外地在感染该菌株的四只豚鼠中的三只的脾脏中发现了NMII分离株,这表明细菌在动物体内传播,而不是立即被清除。此外,研究人员发现NMII菌株具有一种未被识别的LPS修饰形式,有助于产生延长的LPS,因此与NMC菌株具有相似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