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网

孔原资料简介(孔原)

生活
导读 大家好,蓉蓉来为大家讲解下。孔原资料简介,孔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1位网友观点:  1939年9月初的一个傍晚,...

大家好,蓉蓉来为大家讲解下。孔原资料简介,孔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1位网友观点:

  1939年9月初的一个傍晚,延安杨家岭毛泽东居住的窑洞前的山坡上摆出一些桌子,中共中央为两对新婚夫妇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两对新婚夫妇,一对是邓小平和卓琳,一对是孔原和许明。当时在延安的中央高级领导人,能来的都来了。毛泽东和夫人江青、张闻天和夫人刘英、博古、刘少奇、李富春和夫人蔡畅,还有中央秘书长王首道,相继来到婚礼现场。被邓小平一直尊为兄长的周恩来,因在此前落马摔伤去苏联医治,没能参加他的婚礼。

  婚礼非常热闹。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桌子上摆的是金黄色的小米饭、大红枣等,最奢侈的不过是妙了几个鸡蛋。参加婚礼的,虽然都是延安的显赫人员,却都穿着土布做的八路军军服,脚踏布履,膝上打着补丁,然而却显得特别精神。

  两对新郎和新娘一起照了一张相。 限于当时艰苦的条件,拍出的照片有些模糊不清,但是看得出他们当时都沉浸在幸福之中,邓小平和卓琳的脸上都充满着微笑,这是一张有永久纪念意义的珍贵照片。

第2位网友观点:

  《走中国》18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苏军于8月19日空降沈阳,并在机场逮捕了准备逃亡日本的溥仪。● 1945年9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指示,成立了中共沈阳临时市委,孔原为书记,焦若愚为副书记。● 1948年9月12日,举世瞩目的辽沈战役拉开序幕。● 1948年11月2日,我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纵队、第2纵队和第12纵队在沈阳胜利会师,沈阳宣告解放。成立了以陶铸为书记的,中共沈阳特别市工作委员会。从此,古城沈阳获得新生。

  ● 1948年11月3日,成立了以陈云为主任的,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还成立了沈阳特别市政府。朱其文任沈阳特别市政府市长。● 1948年12月20日,中共沈阳特别市工委机关报,《工人报》创刊。● 1949年1月14日,成立了以李富春为书记的,中共沈阳特别市委员会。● 1950年4月,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处在抗美援朝前沿的沈阳,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掀起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热潮。● 1951年4月,全市开展订立爱国公约运动,沈阳人民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1952年4月29日,市电车厂试制出第一台无轨电车,并举行试车典礼。● 1953年6月,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953年12月,根据中央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沈阳市出现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6月,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架新型喷气式飞机,在沈阳松陵机械制造厂试制成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嘉奖,在新中国第7个国庆庆典上,4架英姿矫健的“歼5”战斗机,列队飞过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高兴地对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来啦!”● 1957年8月,沈阳滑翔机厂在波兰专家协助下,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高级滑翔机。● 1959年5月,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在1959年至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中,农业大幅度减产,沈阳人民遭受了极大的困难。

第3位网友观点:

  1939年,邓小平喜欢卓琳便托人说合。卓琳说:我不愿意,我还年轻。其实23岁的卓琳在当时已不小。拒绝多次后邓小平仍不死心,直接去找卓琳谈。

  当时,邓小平是八路军129师政委,在延安开会期间认识的卓琳。那段时间,邓发和邓小平在一个窑洞里住着。两人经常到年轻女同志较多的公安部去。不久,邓小平认识了卓琳,并很快喜欢上了拥有知识女性优雅气质、富有活力的卓琳。

  邓小平先是托曾希圣去找卓琳谈。曾希圣对卓琳说:“有人想和你结婚,他是长征时的干部,你愿不愿意啊?”

  卓琳不假思索,立即表示:“我不愿意,因为我还年轻,还想再工作几年。”连续谈了两次,卓琳都表示拒绝。后来,邓小平便托和卓琳要好的女友谈,卓琳仍然以自己还年轻为由表示不愿意。

  其实卓琳已经23岁了,在当时并不算年轻。卓琳这么说只是借口,真正原因直到晚年时,卓琳才讲出来。

  卓琳回忆说:“当时长征老干部都是工农干部,我就怕跟工农干部结婚,怕他们没有知识,话说不到一块。”卓琳的意思是,不能找个工农干部,一定要找个知识分子。

  卓琳原名浦琼英,是一名大家闺秀,他的父亲浦在廷是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从小她就在周围的许多事情中感受到了旧社会女性的不平等遭遇,萌发了一种反抗意识。

  1931年,16岁的卓琳作为云南体育代表团少年选手去参加北平全国运动会,途经香港时,正逢“九一八”沈阳被陷事件爆发,代表团只好返回。但卓琳心有不甘,在家人支持下经上海中转到达北平,第二年考入了北平女子一中。

  1935年,19岁的卓琳参加轰轰烈烈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坚决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和南京国民党的卖国行径。

  1936年,卓琳怀着实业和科学报国的理想,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卓琳乔装成百姓模样逃出了北平。亲眼看到了日本侵略者荷枪实弹搜查进步人士的危险场景,这令卓琳印象深刻。

  她决定投奔延安——当时中国青年最向往的革命圣地。在延安,卓琳考上了陕北公学。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改名卓琳,进入了延安公安部工作。

  作为大家闺秀,又是一名积极寻求进步的知识女青年,卓琳很害怕和知识比较欠缺的工农干部谈情说爱。最初听说邓小平是一名长征老干部,以为是一名工农干部,自然一口回绝了。

  邓小平虽然内向,但在追求爱情方面却很勇敢。他没有死心,而是主动找到卓琳,向自己心仪的女孩发起了爱情攻势。

  于是,延安宝塔山下开始出现了两人的身影。邓小平和卓琳谈了自己年轻时留学法国和苏联的经历,谈了自己回国后献身革命的经历,并诚恳地对卓琳说:”我的年纪比你大,在前线工作十分辛苦,可我确实想与你结婚……年纪大这件事我改不了,我会尽量在别的方面弥补你。”

  卓琳并没有马上答应邓小平,但邓小平的学习革命经历和他的坦诚直率使卓琳渐渐对邓小平萌生出了好感。刚开始他们俩人散步时还有些拘谨,随着了解的深入,卓琳终于大胆地挽住了邓小平的胳膊。

  卓琳心想:“这个人还不错……我早听过他的名字,他是个知识分子,说话又诚恳……反正我已经23岁了,早晚都得结婚,不如就他吧。”

  就这样,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前,邓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许明这两对新人在战友们的簇拥下结了婚。

  婚宴上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当时,战友们纷纷向邓小平和孔原两个新人敬酒,孔原不久就被灌醉了,让妻子在新婚照之夜数落了半天。但奇怪的是邓小平来者不拒,劝酒的人都已经喝醉了,他依然面不改色,参加婚宴的人们,无不惊奇“小平的酒量真是大!”

  后来,张闻天道出真相:是李富春和邓发帮了忙,他们专门弄了一瓶白开水充酒,两人各执一瓶,一左一右,一真一假,为大家斟酒,才救了老朋友的驾。而邓小平也居然配合密切,纹丝未露。

  就这样,邓小平就和卓琳走到了一起。一对新人在战争岁月中开始慢慢成长,经受生与死的考验后,他们的感情更加亲密。

  不久,邓小平和卓琳的三个儿女相继出生。尽管在转战的岁月里,一家五口常常天各一方,但邓小平每打完一个大的战役,总要想办法和妻儿住上一段时间。

  他们从太行山一直到大别山,从决战淮海一直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离别与思念的痛苦,也一次又一次地享受着暂时欢聚与团圆的快乐。

  1978年底,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从此,在邓小平的最后19年里,无论他走到哪里,身边总有妻子卓琳的身影。他们相依相伴数十载,不离不弃,早已经融为了一体。

  1997年2月19日,93岁的一代伟人邓小平离开了与他相濡以沫58年的夫人卓琳。

  1997年7月,一生低调的卓琳难得向中央提出一个要求,说邓小平生前最渴望的就是到香港看一看,如今,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她希望可以代替邓小平到那片土地上站一站。中央欣然应允她的请求。

  2009年7月底,93岁的卓琳病故。她留下遗嘱,身后如丈夫一般不留骨灰,撒向祖国的辽阔海域。

第4位网友观点:

  #沈阳头条#走进沈阳中共沈阳市委旧址纪念馆(丰收节系列三)!“庆丰收、感党恩”2021年沈阳农民丰收节暨沈阳数字乡村网络直播带货节走进沈阳中共沈阳市委旧址纪念馆!

  今天中午跟谁沈阳活动组的脚步来到了这次活动的第三站中共沈阳市委旧址纪念馆,该馆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财落街道财落一社区,占地面积161.8平方米,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建立,于2021年7月正式落成。

  纪念馆依照时间脉络,主体分为六大部分:财落由来(村庄形成、人文历史)、当时形势(苏军占领、我党进入、国军进占)、市委进驻(占领两厢、兵分两路、组建政权 )、主要领导(书记孔原、委员曾志)、开展工作(减租减息、武装斗争)、经典故事(消灭地主武装、真假回民支队、马刚巧入敌营、区长宁死不屈、首任书记王琦、传奇英雄田丰)。馆内另有老乡家珍藏的当年北市委办公用过的桌椅、板凳、纸箱、火炉等老物件陈列,专题展区运用图文展板、实物展示及多媒体互动等方式真实记录当年北市委在这里工作的情况。2021年7月被中共沈北新区委组织部评为“沈北新区干部教育培训红色基地”、被中共沈北新区委党校(行政学院)评为“现场教学基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休息的时候或周末到沈北沈阳中共市委旧址纪念馆参观!

第5位网友观点:

  沈阳市第一次解放时参议会主席团照片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老照片,距今75年。

  这张 照片上面字款:“沈阳市第一届临时参议会主席团留影纪念35,2,15。”

  35是民国35年,这张照片拍摄时间是1946年2月15日。当时局势已经非常紧张 ,国民党军队来势汹汹,共产党军队和东北局等机构逐渐撤出沈阳市区。沈阳市委,市政府和沈阳市东南郊分委驻扎在陈相屯 ,这张照片拍摄地点就是陈相屯。

  这张照片中的人物,经笔者对照有关资料和照片反复比较 ,辨认出后排左二是时任沈阳市委书记的孔原(后来也曾担任抚顺市委书记), 后排左三是时任东南郊分委书记的王一伦,后排左四是时任沈阳市副市长的焦若愚,后排左五是时任沈阳市市长的白希清。这几位都是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

  余下的沈阳参议会主席团成员的名字还不能十分肯定,特别是前排就坐的各位老者,还望各位朋友帮忙指认。

第6位网友观点:

  #邓小平与卓琳的婚事# 1939年,邓小平喜欢卓琳便托人说合。卓琳说:我不愿意,我还年轻。其实23岁的卓琳在当时已不小。拒绝多次后邓小平仍不死心,直接去找卓琳谈。

  当时,邓小平是八路军129师政委,在延安开会期间认识的卓琳。那段时间,邓发和邓小平在一个窑洞里住着。两人经常到年轻女同志较多的公安部去。不久,邓小平认识了卓琳,并很快喜欢上了拥有知识女性优雅气质、富有活力的卓琳。

  邓小平先是托曾希圣去找卓琳谈。曾希圣对卓琳说:“有人想和你结婚,他是长征时的干部,你愿不愿意啊?”

  卓琳不假思索,立即表示:“我不愿意,因为我还年轻,还想再工作几年。”连续谈了两次,卓琳都表示拒绝。后来,邓小平便托和卓琳要好的女友谈,卓琳仍然以自己还年轻为由表示不愿意。

  其实卓琳已经23岁了,在当时并不算年轻。卓琳这么说只是借口,真正原因直到晚年时,卓琳才讲出来。

  卓琳回忆说:“当时长征老干部都是工农干部,我就怕跟工农干部结婚,怕他们没有知识,话说不到一块。”卓琳的意思是,不能找个工农干部,一定要找个知识分子。

  卓琳原名浦琼英,是一名大家闺秀,他的父亲浦在廷是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从小她就在周围的许多事情中感受到了旧社会女性的不平等遭遇,萌发了一种反抗意识。

  1931年,16岁的卓琳作为云南体育代表团少年选手去参加北平全国运动会,途经香港时,正逢“九一八”沈阳被陷事件爆发,代表团只好返回。但卓琳心有不甘,在家人支持下经上海中转到达北平,第二年考入了北平女子一中。

  1935年,19岁的卓琳参加轰轰烈烈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坚决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和南京国民党的卖国行径。

  1936年,卓琳怀着实业和科学报国的理想,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卓琳乔装成百姓模样逃出了北平。亲眼看到了日本侵略者荷枪实弹搜查进步人士的危险场景,这令卓琳印象深刻。

  她决定投奔延安——当时中国青年最向往的革命圣地。在延安,卓琳考上了陕北公学。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改名卓琳,进入了延安公安部工作。

  作为大家闺秀,又是一名积极寻求进步的知识女青年,卓琳很害怕和知识比较欠缺的工农干部谈情说爱。最初听说邓小平是一名长征老干部,以为是一名工农干部,自然一口回绝了。

  邓小平虽然内向,但在追求爱情方面却很勇敢。他没有死心,而是主动找到卓琳,向自己心仪的女孩发起了爱情攻势。

  于是,延安宝塔山下开始出现了两人的身影。邓小平和卓琳谈了自己年轻时留学法国和苏联的经历,谈了自己回国后献身革命的经历,并诚恳地对卓琳说:”我的年纪比你大,在前线工作十分辛苦,可我确实想与你结婚……年纪大这件事我改不了,我会尽量在别的方面弥补你。”

  卓琳并没有马上答应邓小平,但邓小平的学习革命经历和他的坦诚直率使卓琳渐渐对邓小平萌生出了好感。刚开始他们俩人散步时还有些拘谨,随着了解的深入,卓琳终于大胆地挽住了邓小平的胳膊。

  卓琳心想:“这个人还不错……我早听过他的名字,他是个知识分子,说话又诚恳……反正我已经23岁了,早晚都得结婚,不如就他吧。”

  就这样,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前,邓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许明这两对新人在战友们的簇拥下结了婚。

  婚宴上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当时,战友们纷纷向邓小平和孔原两个新人敬酒,孔原不久就被灌醉了,让妻子在新婚照之夜数落了半天。但奇怪的是邓小平来者不拒,劝酒的人都已经喝醉了,他依然面不改色,参加婚宴的人们,无不惊奇“小平的酒量真是大!”

  后来,张闻天道出真相:是李富春和邓发帮了忙,他们专门弄了一瓶白开水充酒,两人各执一瓶,一左一右,一真一假,为大家斟酒,才救了老朋友的驾。而邓小平也居然配合密切,纹丝未露。

  就这样,邓小平就和卓琳走到了一起。一对新人在战争岁月中开始慢慢成长,经受生与死的考验后,他们的感情更加亲密。

  不久,邓小平和卓琳的三个儿女相继出生。尽管在转战的岁月里,一家五口常常天各一方,但邓小平每打完一个大的战役,总要想办法和妻儿住上一段时间。

  他们从太行山一直到大别山,从决战淮海一直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离别与思念的痛苦,也一次又一次地享受着暂时欢聚与团圆的快乐。

  1978年底,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从此,在邓小平的最后19年里,无论他走到哪里,身边总有妻子卓琳的身影。他们相依相伴数十载,不离不弃,早已经融为了一体。

  1997年2月19日,93岁的一代伟人邓小平离开了与他相濡以沫58年的夫人卓琳。

  1997年7月,一生低调的卓琳难得向中央提出一个要求,说邓小平生前最渴望的就是到香港看一看,如今,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她希望可以代替邓小平到那片土地上站一站。中央欣然应允她的请求。

  2009年7月底,93岁的卓琳病故。她留下遗嘱,身后如丈夫一般不留骨灰,撒向祖国的辽阔海域。

第7位网友观点:

  抗战中,周恩来在自己45岁生日时,他和邓颖超都没有丝毫声张,早已经准备和往常一样,度过这普通的一天。

  1943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三日),这一天是周恩来农历45岁生日,跟往常一样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照常工作。

  周恩来从1938年就来到了重庆,并且在重庆工作了8年。所以说,重庆是周恩来抗战时期最主要的阵地。

  在周恩来到重庆之前,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原本设在闹市区的机房街70号,可周恩来刚到重庆时,就觉得这里不安全,也不利于保密工作,就决定寻找其他合适的地点。

  最终,周恩来决定在城外化龙桥红岩村的一个农场建造新的办事处,就是红岩嘴13号红岩八路军办事处。红岩小楼一共3层,一楼是办事处,二楼和三楼是南方局的办公地。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大部分时间都在红岩。

  延安大生产运动时,周恩来还带着南方局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一百多人,一起在空地上种菜、养猪,以改善生活。毕竟是在国统区,南方局的同志们也过得比较艰苦,但彼此都亲密无间。

  虽然周恩来没有丝毫声张,但南方局的同志们都记得周恩来的生日,甚至决定“热闹一下”,让周恩来的45岁生日有一点“气氛”。

  当天下午,周恩来参加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整风运动的会议。会议上,周恩来作为书记带了头,用十分简要平实的介绍发言,让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对整顿党风展开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

  当周恩来在会议上发言时,组织部部长孔原、文化组组长徐冰和办事处处长钱之光都分别忙碌起来,先是安排厨房的同志在一楼救亡室准备好瓜子、水果和糕点。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就回到二楼办公室了,南方局的同志们就委托邓颖超大姐上楼请“寿星”。可是在一楼的同志等了好一会,都没有见到周恩来下楼。

  在二楼的办公室中,周恩来对邓颖超说:“南方局的同志们生活本来就很艰苦,不能因为我今天生日就搞特殊啊!我更不能这样做。”

  周恩来知道南方局的同志们还在一楼等着他,为了不让他们为难,还是下去一楼对同志们说:“同志们的心意我领了,请把这些茶点留给加夜班的同志吧!”

  南方局的同志们表示就是想给周恩来准备的生日茶话会,也鼓舞一下同志们的士气。可周恩来还是坚决而婉转地谢绝了生日茶话会,他懂同志们的心情,于是就让厨房为他做了一碗普通挂面作为纪念。

  周恩来吃完面条后,就回到了办公室继续工作。为了做好当时的整风运动工作,他连夜撰写了一篇200余字的《我的修养要则》:

  一、加强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的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65岁周总理曾说:“我今年65岁了,是不是已经修养得很好不比改造了?我不敢这样说。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更何况,周恩来是世界上近乎“完美”的伟人。他的一生都自觉进行党性修养,把人民的要求内化成了自己的人格,深入了血肉中,这就是人格境界的巅峰吧!

第8位网友观点:

  的空军,就能从空中打击敌人,保卫根据地。革命的

  胜利就会早日到来!空军是很复杂的技术兵种,要建

  自己的空军,必须及早培养人才。我想,我们可以利

  用新疆的统战环境,借用盛世才的航空队,为我们党

  培养一支既会驾驶飞机,又会维护修理的航空技术队

  伍。只要有了人才,再想办法通过国际援助获得飞

  机,我们的空军不就可以建立起来了吗!”!

  早在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五年,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从派到

  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校的学员中选调过近二十人,到苏联

  红军航空学校学习航空技术。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不具备航

  空条件,这些人后来多数改了行。这次,陈云又把建设中国共

  产党自己的航空干部队伍提上议事日程。他同滕代远等一起,

  从西路军总支队中挑选符合条件的学员到新疆航空队学习,最

  初选了三十人,后来选定为二十五人。

  随着抗日战争的激烈进行,中共在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

  众,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范围越来越

  大。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迫切需要大批有经验的领导干部。

  十一月十日,陈云接到中共中央书记处请他转给共产国际书记

  处的电报。电报指出:“全国工作大开展,领导干部不够分配,

  请即刻将陈云、赵容(即康生———引者注)、邓发、李立三、

  吴玉章、滕代远、陈"铮(即孔原———引者注)、陈潭秋、高

  自立、曾山等诸同志派回中央工作。”同时提出:“过去你们答

  应派大批干部回来,不知究竟派了多少,何以至今毫无消息,

  是否途中发生了问题。”" 第

本文孔原资料简介,孔原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