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蓉蓉来为大家讲解下。袁隆平的祖籍在什么地方(袁隆平户籍在哪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祖籍江西德安县的袁隆平,1930年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中兄弟五个,他排行老二,因此小名“二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袁隆平随父母曾居住在北京、天津、江西赣州、湖北武汉、重庆和南京等地,成长环境基本上都在大城市。
学生时代的袁隆平,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一些复杂原理的理解。由于他什么事都爱提问,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问号先生”。正是由于袁隆平从小养成了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习惯,这为他以后走上科学研究道路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有着一股坚强的意志,这使其在以后的艰苦工作和曲折生活中,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实验研究,最终摘取绿色王国中最灿烂的明珠。
在袁隆平19岁时,父母希望成绩优异的他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但倔强的“二毛”一意孤行,执意报考重庆相辉农学院农学系(解放后并入西南农学院)。
之所以选择学农,袁隆平解释称,缘于从小产生的志趣。当时,在汉口扶轮小学读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老师带他们去参观了一个园艺场,各式各样的花像毛毯一样铺在地上。
这让他想起了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镜头里窗边外满是随手可摘的水果,想喝牛奶,奶牛走过来顺手接一杯……袁隆平称,“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心中就特别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
袁隆平父亲毕业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在老家德安县当过小学校长和督学,后来在平汉铁路局工作。母亲早年在江苏镇江的教会学校读高中,毕业后在安徽芜湖教书。父亲不理解他为何要学农,建议填报理工或者医学专业。母亲则劝他,学农很辛苦,将来要当农民。但是,年少的袁隆平不以为然。
袁隆平22岁时,也就是1952年,他的人生原本还有两次完全不同的选择。这一年,他报名参加飞行员考试,从重庆西南农学院800名学生中脱颖而出,通过36个体检项目后,被选为空军预备班的一员。但在入空校报到的前一天接到通知,不用去了。同一年,就读于西南农学院的袁隆平,凭借高中就拿过武汉市第一名、湖北省第二名的游泳技术,代表川东区到成都参加西南联省游泳锦标赛。前三名都进了国家队,得了第四名的袁隆平,就此错过成为游泳运动员的机会。他将这次失利归咎于成都的小吃太多太好吃,以至于吃撑了影响了发挥。
1952年,作为农学院学生的袁隆平第一次深入农村,住在农民家里,才知道原来真正的农村又苦又累又脏又穷。袁隆平曾直言不讳,如果小学老师带他们去的不是园艺场,那么他可能不会立志学农了。不过,也正是看到当年农村的真实场景,袁隆平更坚定了学农的信念。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在重庆长大的他,服从组织分配,来到了偏远荒凉的湘西南一隅的黔阳安江农校当老师,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
经历过饥饿,也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的袁隆平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
袁隆平的研究传承了孟德尔的科学,应用了现代遗传学。西南农学院的管相恒教授在1950年代初期鼓励、帮助袁隆平课外自学孟德尔-摩尔根创立和发展的遗传学,使袁隆平不是像大多数同期中国学生一样隔绝于现代遗传学。
根据国内学者饶毅撰写的文章《55年前,袁隆平发表论文的意义》,1956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初任教师的袁隆平开始做研究。1958年,他重拾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用其指导育种。1960年,他开始研究水稻。1961~1962年,在水稻的研究过程中,他以自己获得的数据体会了孟德尔遗传学的正确性。
1962年,袁隆平到北京请教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鲍文奎教授,后者于1940年代博士毕业于摩尔根创立的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鲍文奎不仅指出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为正确和米丘林-李森科为谬误,而且帮助袁隆平在农科院的图书馆看文献,了解国外研究进展有助于袁隆平的研究。
袁隆平从前人的科学积累中得知杂交优势,得知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的成功,得知水稻不育现象,得知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对杂交水稻的尝试。于是,他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这是国际上从1917年有人发现水稻雄性不育现象以来一直没有研究成功的课题。
在袁隆平从大田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转育成第一代雄性不育系材料之后,1966年2月28日,也就是55年前,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文章不仅保护了特殊时期的袁隆平,也成为后续杂交水稻研究的理论起点。
1967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和他发表的论文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他被调到湖南省农业学院工作。
1983年初,湖南日报科教部原主任谭毅挺在安江农校采访袁隆平,听闻在1982年度国际水稻所召开的国际学术报告会上,时任所长斯瓦米纳森用“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来介绍袁隆平。
于是,谭毅挺当即决定沿用这一说法,在全国首次用“杂交水稻之父”来尊称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祖籍是江西。他出生在中国风雨飘摇的年代,整个国家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为了生计,袁隆平从小就和家人过着流浪的生活,经常一顿一顿的过日子。除了挨饿,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也威胁着他的生命。袁隆平上学时,亲身经历了日军飞机轰炸。
1949年夏天,袁隆平高中毕业后,父亲有意让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但袁隆平想到路边挨饿的情景和童年挨饿的经历,就对父亲说:“我想当一名农业科学家。”父亲不明白为什么要学农业,就建议填理工科或者医学专业。他妈妈劝他,学农业很辛苦,以后要当农民。然而,年轻的袁隆平决心怀着理想继续前进。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路颇为曲折。
第一次机会,1952年,22岁的袁隆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飞行员考试。结果他在重庆西南农学院800名学生中脱颖而出。通过36次体检,被选拔为空军预科班成员。但令人惊讶的是,在通知书到达的前一天,袁隆平被告知不需要去了。
另一次机缘巧合,凭借高中时获得武汉市第一名、湖北省第二名的游泳技术,袁隆平代表川东区到成都参加西南联合省游泳锦标赛。只要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前三名,就能进入国家队。但是因为成都小吃多又好吃,袁隆平一时贪吃,赛前把肚子吃坏了,导致了他的失常。他只获得了第四名,因此错过了成为游泳运动员的机会。不得不说,袁隆平身上的两次错失的机会,反而成了我们国家的幸运,否则,我们国家就失去了一位造福千万人的伟大科学家。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同年,他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业学校工作。当时的大学生大多有天下之志,袁隆平尤甚。去安江农校之前,他是这样对朋友说的:“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农科大学生,我决心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听了袁隆平的话,他的朋友们都笑了,大家都觉得这不过是每个人年轻时应有的志向罢了。也许当时谁也想不到,袁隆平那雄心勃勃的一句话,就是他奋斗了一辈子的理想,并且最终成功实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西方国家还在继续抹黑中国。比如西方媒体曾经总结说“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那么多中国人会把世界粮食吃光”。随着西方舆论的运作,中国在世界舆论环境中是有压力的,因为那时候我们很多人吃不饱饭。虽然我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但可耕地不多。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仅为印度的2/3,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用这7%的面积养活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世纪难题。
面对西方媒体的叫嚣,袁隆平和他身后的团队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有能力养活中国人”。为了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袁隆平不顾劳累,在稻田里做了一个实验。1960年7月,袁老在农校的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具有特殊特性的水稻。他用这种水稻尝试种植,发现其后代具有不同的特性。经过实验分析,他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天然杂交水稻。后来,他人为地去除了雄性水稻花。
袁隆平要想杂交水稻,就必须停止水稻的自花授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而自然雄性不育株的概率很低,只有0.13%左右。要想在大面积的正常水稻中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简直是大海捞针。而且六七月份是水稻抽穗开花的季节,非常热。一旦错过这两个月,就只能等来年了。为了尽快试验,袁隆平每天早早起床,不顾烈日酷暑,带着水壶和几个馒头,到田间地头去找。甚至他中午都没有回来,整个人只是光着脚泡在水田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和饮食下,袁隆平得了肠胃病。为了缩短时间,袁隆平一年种了三代水稻,但还是用了8年。经过上百个品种上千次杂交实验,终于成功培育出合格的品种。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已经达到亩产500公斤,比以前的水稻高了一大步。然而,袁老并不满足。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克关键问题。1973年起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试种他育成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亩产628公斤。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最终于2000年建成超级稻示范田,袁隆平亩产700斤!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能养活7000万人。自从袁老发明杂交水稻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90%以上的水稻要么是袁老发明的杂交水稻,要么是各种各样的杂交水稻。换句话说,你吃的每一口饭,几乎都和袁老有关。
杂交水稻的巨大成功使袁隆平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7年科学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创造”金奖和荣誉证书。2004年,袁隆平获得世界粮食奖;很多人认为“袁隆平对中国乃至世界食品工业的巨大贡献,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袁老说自己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大粗壮,稻穗像扫帚一样长,谷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人坐在水稻下乘凉,好不快活。#微头条日签# #故事#
国士无双,袁老的一生就是个传奇:1930年9月7日,袁隆平院士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祖籍江西德安县。
1936年至1949年4月袁隆平院士辗转汉口、重庆、南京等地求学。
1949年8月,袁隆平院士考入重庆北碚夏贝相辉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年后因院系调整,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就读。
1953年袁隆平院士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1953年8月袁隆平院士担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员。
1961年7月袁隆平发现一株形态特优水稻,一穗达到230粒,次年证明该植株是‘弋然东父柏。
1964年7月袁隆平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并培育种。
196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引起强烈反响
1973年10月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4年袁隆平院士成功选育首个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一南优2号。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尔小记
1981年袁隆平院士“籼型杂交水稻”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
1982年在国际水稻学术研讨会被誉为杂交水
稻之父”。
1987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
1995年袁隆平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10月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500万元。国士无双
2003年中国大陆一半以上的水稻都为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杂交品种。
2003年12月10日,每天清晨,袁隆平院士步行前往办公室,为他下一个目标一亩产水稻九百公斤迈进。
2017年9月28日“超级水稻”项目在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次年筛选良种全国大范围试种。
2018年,青岛造海水稻全国试种,袁隆平青岛传递秧苗
2018年12月18日袁隆平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北京时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缅怀院士,一路走好[祈祷][祈祷][祈祷]
#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 说起科学家,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跟大家分享一丁点,欢迎大家来阅读,谢谢!
先做个人物介绍: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据老一辈说,真正重新吃饱饭,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风一吹就倒,换了矮水稻以后,粮食真是翻了出来。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当时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
袁隆平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您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你怎么知道我是德安的?”——袁隆平
老家,魂牵梦绕的地方,任何人都有那份浓浓的家乡情深。人啊!无论你离家有多久,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最难忘却的是故乡山水,最想听到的是乡音乡韵。
“你怎么知道我是德安的?”,CCTV央视2013年的《面对面》栏目采访中,已经83岁的袁老问记者王宁的话。
袁隆平的老家江西德安,在他的祖籍地他爷爷袁盛鉴建的一栋老房子叫颐园在当时啊也算是一座豪宅。颐园跟颐和园一字之差,袁隆平的爷爷袁盛鉴是清末的举人,也是书香门第。做过民国时期广东省。文昌县的县长,他的父亲叫袁兴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是典型的高材生。他的母亲呢叫华静,是当时扬州市富商的一个女儿。从小英语学的非常好。袁隆平有六姊妹,他的哥哥叫隆津、他叫隆平、是老二,还有一个隆赣、隆德、隆湘,慧芳是最小的女儿。袁隆平从小啊就是长得非常可爱,热爱运动。他的婚姻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晩婚晩育,三十岁才遇上了人生真爱,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老宅的一幅巨型瓷板画,描绘的就是袁隆平毕生的最大梦想!
本文袁隆平的祖籍在什么地方(袁隆平户籍在哪里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