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不一定会给渔民和自然带来灾难。为此,我们需要更有策略地建造新水坝,同时也要改造甚至拆除一些现有的水坝。Valerio Barbarossa 和 Rafael Schmitt 用亚洲湄公河流域的计算机模型证明了这一点。
一方面是可负担的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水下生物和消除贫困与饥饿,湄公河及其周边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这条河发源于西藏,流经 4,900 公里后流入南海。巴巴罗萨解释说:“这个河流流域拥有地球上产量最高的淡水渔业之一。这里有 1,000 多种鱼类,这些鱼类是许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过去三十年来,湄公河流域的鱼类和渔民因大型水坝发电而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水坝都是临时修建的,没有考虑到对鱼类和许多依赖鱼类生存的人们的影响,”巴巴罗萨说。
鱼类保护与水力发电的最佳结合
在没有所有这些副作用的情况下,生产相同甚至略多的水力发电是可能的。莱顿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巴巴罗萨和加州斯坦福大学的拉斐尔施密特探索了如何在保护鱼类种群的同时以最佳方式组织水力发电。他们于 6 月 12 日在《一个地球》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两位研究人员创建了湄公河下游流域的计算机模型,这意味着中国占领的部分被排除在外。该模型最初假设没有水坝的情况,并寻找湄公河整个流域水坝的最佳分布。
该模型认为,最优意味着水力发电量最大化,对鱼类种群的影响最小。因此,该模型在建造水坝时,尽量减少屏障对鱼类栖息地的连锁效应。该模型还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水坝进行了改造,例如加装鱼梯。
一条绕行通道让大型动物能够游过大坝
“鱼梯对许多鱼类来说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巴博萨解释道。“它们通常以鲑鱼等具有特定游泳特征的鱼类为目标。”其他解决方案,如类似自然的旁路,可以比梯子更进一步改善纵向连通性,让更多鱼类绕过屏障。
“特别是流域内的一些‘巨型动物’,比如湄公河巨型鲶鱼,它们的身长可达 3 米,体重可达 350 公斤。然而,这些鱼类通道解决方案只适用于相对较小的水坝,低于 50 米,因此不应将其视为灵丹妙药,”他强调道。
研究人员将最佳方案与与目前大坝分布最接近的方案进行了比较。他们为决策者列出了三种方案:低、中、高目标水平。
在最低目标水平上,所有现有大坝都保留,只有未来的大坝才会从战略上定位,以实现最佳水力发电和鱼类种群。在中等目标水平上,对鱼类影响最大且高度不到 50 米的八座大坝将配备鱼道。这允许一些鱼类再次部分地向上游或下游迁移。从这个出发点,计算机模型提出了其他带有鱼道的新型战略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