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胶体金法和乳胶法哪个好,胶体金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胶体金与标记蛋白简介在不同还原剂的作用下,由氯金酸(HAuCL4)可以制备出金颗粒直径在0.8-500nm的胶体金。
2、制备好的胶体金保存时间较长,可在4℃保存6个月以上,或在室温下可保存1-2个月。
3、胶体金在做为标记探针时,不同用途选用的胶体金的直径范围也不同,用于免疫快速检测的胶体金颗粒直径范围一般在3-40nm间。
4、胶体金粒子表面为一层AuC12—,粒子表面带有负电荷金颗粒表面包被一层生物大分子(如蛋白)可以稳定和保护金颗粒,维持胶体的稳定,可防止外来电解质的影响使粒子相互凝聚。
5、 胶体金粒子对蛋白的吸附作用取决于溶液的pH值,这是因为蛋白中氨基酸的净电荷取决于溶液的pH值,在pH=pI时蛋白溶液呈中性。
6、在pH=pI时蛋白溶解度最小,水化程度最小,更容易吸附到疏水的金粒子表面。
7、但在实际的胶体金探针制备中,一般胶体金调整为pH=pI+0.5,这样更有利于结合更稳定。
8、胶体金探针所用的蛋白通过三种机制于吸附于金颗粒的表面:一、金粒子所带负电荷与蛋白部分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pH均大于10)所带阳性电荷的最初的相互吸引;二、蛋白通过某些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包括色氨酸)与金粒子表面之间的疏水吸附作用;三、蛋白中的半胱氨酸或甲硫氨酸的硫基与金粒子间的电子对的共用以共价键结合。
9、用于制备胶体金探针的蛋白需要进行前处理后才能与金颗粒更好的结合。
10、未经处理的蛋白质一般来说均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而高浓度的盐分往往干扰蛋白与胶体金的吸附结合,或导致胶体金粒子的凝聚,所以首先要去除蛋白质溶液中的盐分。
11、冻干蛋白或高浓度蛋白溶液中蛋白分子常凝聚为多聚大分子,可同时与多个胶体金粒子结合,影响探针的灵敏度,分散蛋白分子为单体也是蛋白前处理的重要一项。
12、处理标记的使其蛋白具有适当的分子量,如果蛋白分子量过小(30kD),形成的蛋白复合体往往是不稳定。
13、把分子量过小的蛋白与其它蛋白(如BSA,牛血清蛋白等)结合后,能制备出稳定性更佳的探针。
14、分子量过大时,影响探针的灵敏度,在已知蛋白的结构与活性中心的前提下,去除对活性无影响的结构部分可提高标记的灵敏度。
15、二、免疫胶体金产品原理及应用胶体金探针大多用单克隆抗体标记,应用免疫层析法制成快速诊断产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且相对稳定性很高。
16、检测一般在5-10min就可以读出结果,相比其它方法(如ELISA需1-2h,PCR需要时间更长)大大的缩短了检测时间。
17、检测样(可以是组织液、血清、尿液、粪便等)只需做非常简单的处理或不做前处理即可进行检测。
18、结果以颜色的变化读取,不需要特别仪器设备。
19、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纸利用层析原理、双抗体夹心法或免疫竞争法或间接法,应用被检测物质的特异性和能与其发生特异反应的抗原或抗体,并以金颗粒为显色剂达到快速检测目的。
20、使用快速检测产品时,在卡的加样孔加入待测样,利用层析原理不断的向另一端层析,随着层析的进行,样本中的待测成分固定于测试线(T线)并以颜色变化显示,并以对照线(即控制线,C线)确保检测的有效性。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