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靳尚结局,靳尚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1位网友观点: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楚贵族之后,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举贤授能,立法富国,联齐抗秦。
遭上官大夫靳尚等人之谗,去职。后又被楚顷襄王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接近人民,对黑暗现实不满,创作了不少伟大诗篇。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郢都被秦所破,自感无力挽救楚国,遂于是年5月5日(因为当时还没有公历,所以5月5日就是现在的阴历5月初5),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现在屈原作品,均出自刘向集辑《楚辞》,其诗被鲁迅评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三闾大夫,楚国官名。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微头条日签# #我要上微头条#
第2位网友观点:
为什么历史上楚怀王被张仪骗了,还要帮他数钱?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13年,秦惠王想要攻打齐国,又担心齐楚两国结盟,于是派张仪去游说楚怀王,说:“如果大王和齐国断交,我愿献上商於六百里土地,并将秦国公主嫁给楚王,二国结为兄弟之邦。”楚王大喜,所有大臣都向楚王道贺,独有陈轸反对,说:“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有齐国,现在我们和齐国断交,楚国就孤立了,秦国哪里还会在乎一个孤立的国家,还要送给他600里土地呢。”楚王不听,之后的情况和陈轸判断的一样,楚国和齐国断交后就去问张仪接受土地,张仪却抵赖说当时说的是6里地而不是600里。
可以看出张仪的手段并不高明,就是利用楚怀王的贪心。然而为什么,满朝文武除了陈轸以外没有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其实只要冷静地想想就可以看出,张仪所说的内容漏洞百出。首先,张仪空口无凭,说是600里商於之地,但没有秦王授权的合约,日后抵赖以何为凭?其次,就算你有秦王的授权,但是到时不履行合约怎么办?根本没有可履行的违约责任条款。就这两点只要是正常人都应该知道,但站出来反对的只有陈轸。至于楚怀王的智商,确实低于常人,历史上也是个昏聩之君,不仅被张仪给忽悠瘸了,后来又被秦王骗到秦国给软禁起来,最终客死他乡。这是后话。
那么满朝文武为何都选择禁声呢?答案只有一个,主政的楚国官员基本都给张仪买通,既然张仪可以用600里土地去贿赂楚王,也完全可以用金银珠宝去买通楚国官员。之后发生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公元前311年,秦王希望用武关以外之地和楚王交换黔中。楚王说:“不用土地,只要用张仪来交换黔中即可”可见,此时的楚怀王对张仪是恨之入骨。张仪听说此事,请求秦王派他去。秦王担心楚国杀他,张仪说:“秦国强,楚国弱,只要大王在一天,楚国就不敢杀我,而且我和楚王宠臣靳尚交好,靳尚伺候楚王爱妾郑袖,对于郑袖的话,楚王无不听从。”于是张仪来到楚国,贿赂了靳尚,靳尚告诉郑袖秦王将用秦国美女来赎回张仪,如果那样,楚王必定宠爱秦国女子而疏远夫人。于是郑袖对楚王哭诉:“张仪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秦国,现在杀了张仪,秦国必定生气,请求大王准许我母子迁往江南,以免被秦国宰割。”于是楚怀王居然就这样神奇地放了张仪。
呜呼哀叹这个楚怀王,顶了一个大王的头衔,实际就是权臣,妃子予取予求的玩物,若换成其先祖楚庄公在世。岂容张仪之辈逞口舌之能。战国七雄,最后被秦王政统一六国,原因之一就是,六国国君无能,臣子无义。
第3位网友观点:
正端午,忆典故,重旧文,……
其一
旧说飞龙在端阳
我看沧波亦如常
漾漾薄烟压暝色
暗暗流纹藏鱼乡
久旱沉水淤浅薄
濯缨不堪濯足脏
楚国山高地泽广
汨罗江清碧水长
威王休息六十年
强楚望厚楚怀王
乍承兴平心渐妄
性抝志野挑强梁
三闾大夫多抑郁
奸佞子兰与靳尚
庙堂秉耿翻见逐
江畔离骚泣衷肠
小人得志亡国近
屈子无路恨投江
苇叶裹粽端阳祭
龙舟竞渡搜救亡
滨水晚散忆典故
倚风握云费思量
五丁桥过水声急
风推云换翳暮光
……
其二
端午重阳,人过中年,如舟泛中流,屈子清高,入水化龙,品况滋味,纭杂陈 ,活命维义,呵呵……
老来泛舟过中流
淡淡欢喜淡淡忧
喜曾沧浪濯缨足
忧生横风浪打头
端阳中夏始清长
夜读离骚遽生愁
万古人心欲独占
三千大千不足够
箫里闲花落案上
水上落霞没长沟
清高屈子无活路
通透庄周逍遥游
还是抱定老宗旨
赖活赖到万事休
……[呲牙][呲牙][呲牙]
第4位网友观点:
正端午,忆典故,重旧文,……
其一
旧说飞龙在端阳
我看沧波亦如常
漾漾薄烟压暝色
暗暗流纹藏鱼乡
久旱沉水淤浅薄
濯缨不堪濯足脏
楚国山高地泽广
汨罗江清碧水长
威王休息六十年
强楚望厚楚怀王
乍承兴平心渐妄
性抝志野挑强梁
三闾大夫多抑郁
奸佞子兰与靳尚
庙堂秉耿翻见逐
江畔离骚泣衷肠
小人得志亡国近
屈子无路恨投江
苇叶裹粽端阳祭
龙舟竞渡搜救亡
滨水晚散忆典故
倚风握云费思量
五丁桥过水声急
风推云换翳暮光
……
其二
端午重阳,人过中年,如舟泛中流,屈子清高,入水化龙,品况滋味,纭杂陈 ,活命维义,呵呵……
老来泛舟过中流
淡淡欢喜淡淡忧
喜曾沧浪濯缨足
忧生横风浪打头
端阳中夏始清长
夜读离骚遽生愁
万古人心欲独占
三千大千不足够
箫里闲花落案上
水上落霞没长沟
清高屈子无活路
通透庄周逍遥游
还是抱定老宗旨
赖活赖到万事休
……[呲牙][呲牙][呲牙]
第5位网友观点:
水调歌头(毛滂体) 端阳念屈原
文/白绪雷
隔牖望蒿艾,弹指又端阳。
榴花红艳如火,尝粽话雄黄。晚看子长《史记》,再阅《九章》《天问》,哀恸尽忧伤,怜叹千丽句,怎敌子兰腔?
举贤能,献美政,力安邦。
才华横溢,蕙芷兰草自生香。处混浊而独醒,耻苟生于乱世,楚训必思量。国泰绝妖袖,民富远奸尚。
注:妖袖,指郑袖。
奸尚,指靳尚。
尚 阳韵,平声 (cháng):音常。《诗·大雅》肆皇天弗尚。叶亡方。又尚书。《白居易·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
第6位网友观点:
屈原,楚国人,是某一任楚王的后代,也算是个皇亲国戚贝勒爷,跟“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哥哥类似。不过前半辈子比刘皇叔幸运些,不用摆地摊卖鞋,当了个大官叫左徒。
战国期间,中原共有七大强国,分别是秦,齐,燕,楚,韩,赵,魏,他们就是战国七雄。
其中秦国已经变成了头等强国,正在着手建立天下一统,他派出张仪——史上最能说的男人,凭借“连横”策略和高超的外交手段,逐个分化六国朋友圈。
屈原,楚国人,是某一任楚王的后代,也算是个皇亲国戚贝勒爷,跟“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哥哥类似。不过前半辈子比刘皇叔幸运些,不用摆地摊卖鞋,当了个大官叫左徒。
当时就,楚国的国君是楚怀王。
各国君主都被秦国的张仪耍得团团转,而这个楚怀王就是其中被玩得最惨不忍睹,体无完肤的那一个。
张仪忽悠:秦王说了,只要你跟齐国断交,立马送你600里地,见影视城都行了大哥!
楚怀王满心欢喜:好的,成交!
楚怀王立马跑去找齐王:兄弟,以后别来往了,我不爱你了!
齐王回怼:什么玩意儿!
然后楚怀王兴奋地跑去问张仪要地,结果张仪装生病不见,楚王竟然以为是自己的表现还不够有诚意,又跑去骂齐王……
能混成这样的一国之君,脑子里进普通的水是不够的,必须是开水。
那是谁经常往楚怀王脑子里灌的开水呢?怀王下面有个大臣叫靳尚,还有楚怀王宫里的几个小老婆、小弟,早就被张仪买通了,这个朋友圈常常灌输楚怀王要抱秦国大腿这个中心思想,而他们就是屈原的政敌。
在奸臣怂恿下,楚怀王对屈原的“坚决抗秦”很不感兴趣,加上屈大夫直肠子不会做人,靳尚又是专业抹黑屈原,自古义士多磨难,于是屈原先是被贬官,然后终于有一天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了汉北。
随后过了好些年,屈原回到都城,可是一回来,又碰到秦国故伎重施……
这次是楚怀王不争气的小儿子子兰,一心怂恿老爹前去赴约。
怀王还真就过去了,结果一到秦国就被关了起来,仅仅两年,楚怀王堂堂一国之主就病死在别人的牢里。
新的楚王(楚襄王)继位后,子兰当上了宰相,因为害得楚怀王被囚,被屈原见一次骂一次,骂得狗血淋头,结果子兰暗中谣言中伤,屈原又被逐出都城了,流放到现在湖南湖北一带。
这次流放期间,秦国名将白起带兵攻陷楚国都城,屈原心里憋屈的要命,走到汨罗江边,一下子没想通,跳江了。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古代人们称“初始”为端,所以这天也叫端午。
当然,历史上因为爱国爱出人命的事情不少,为啥屈原这么有名,关键还是有文化。
屈原是个诗人,他开辟了一种新的文体格式,叫楚辞,当时北方有《诗经》,南方有《楚辞》,所以说想要在社会上混出点名堂,有文化才是王道。
这段历史是由《半小时漫画》对于爱国人士屈原的描写,虽然是以漫画的形式呈现,但还是倍感心酸,那句“自古义士多磨难”狠狠扎重了内心。
坦白讲,如果不是看《半小时漫画》,我对屈原的了解可能很少, 只知道曾经课文中有《楚辞》,因为悲愤而投了汨罗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他。
甚至更有甚者只知道端午节是吃粽子的节日,具体是怎么得来却根本说不上来,想来还是挺惭愧的。
最近在读《半小时漫画》,本来以为只是个儿童读物,没曾想被里面的段子和搞笑的漫画吸引,仔细阅读后才发觉这套书籍很有意义,大人和孩子都很适合阅读。
对于大人来说,多知道点历史知识,行走江湖便可以少出点丑,毕竟,查缺补漏是人生的必修课;对于孩子来说,多积累知识,不仅可以见多识广,还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更关键的是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受益终生。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一键入手,坐等《半小时漫画》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吧。
第7位网友观点:
#情满端午# 【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是中国的,同样也是世界的,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百姓的端午离不开“粽子”、绿豆糕、咸鸭蛋之类的美食;
士大夫文人的端午绕不过菖蒲、艾草、雄黄美酒,酒足饭饱之后津津乐道的大多是“家国情怀”;
历史学家缅怀先贤,所以他们将每年的端午都视为一次对历史的敬畏;
诗人们则责无旁贷地将这份敬畏,渗透到各自的平仄韵律之中;
政治家所关注和挖掘的自然是亘古不变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盘点那些年那些历史名人对诗人屈原的评价】
→ 梁启超:屈原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 鲁迅先生的《汉文学史纲要》:“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 郭沫若: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 大诗人闻一多称: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文史哲学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评价:“继吴起之后,在楚国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是在楚国推行‘法治’的政治家,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
“他在文学方面成就太大了,所以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他的文学成就所掩。其实他的文学作品也都是以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内容的。他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有这样的内容。”
→ 胡乔木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称: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在众多的评价中,伟大领袖毛泽东对屈原的认知最为客观』
↓ 早在1915年,毛泽东还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经常同罗章龙谈起屈原,以及其作品《离骚》有很多自己的注解,并赋予新评价。
在他25岁那年,在送送别罗章龙东行,诗中就有“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这里的屈即屈原,贾即贾谊,两位有着相同命运的才子。
毛泽东一直认为屈原是继《诗经》之后“首屈一指”、“第一位有创作个性的诗人”。
↓ 毛泽东青年时代就痴迷《楚辞》,对屈原很是崇拜。他有一本专门的听课和读书笔记,取名为《讲堂录》。
据历史文献记载:这本笔记共47页94面,其中第一页就是毛泽东抄录的屈原的《离骚》和《九歌》,他对屈原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在很多外交场合,不失时机地向海外领导人推介这位“先贤”。
1954年,来访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离京到外地访问,到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辞行。
毛泽东饶有兴趣地当场吟诵了屈原《九歌•少司命》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来表达对尼赫鲁的友好之情,并向他介绍了屈原的生平,以及与之相关的端午节。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毛泽东将《楚辞》作为国礼送给他,足以证明主席对屈原的喜爱和崇拜。
@兵法天下 如是说
我们说伟大领袖毛泽东,他是一位诗人政治家,同样也是政治家诗人。
他的一生诗词作品大气磅礴,脍炙人口。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诗词却并不多见,但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位列其中!
毛泽东曾写了一首《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他的这首诗中,赞赏了屈原作品中的“刀子精神”,并用“万里涛”言其跃得远,以“冲”言其勇猛,歌颂其为坚持真理,为了信念而献身的惊世之举。
七绝虽寥寥28个字,却也生动感人,深刻形象地刻画了屈原的爱国情怀、浪漫气质,更揭示了以文做匕首、以死醒世的“战斗精神”。
【一代伟人毛泽东如是说】
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
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兵法天下 有话说
望潇湘之水入江天,琤琮为君锵。
念千年古地,朝烟晚籁,芷郁蓬怏。
哀楚郑妃惑主,靳尚恶臣猖。
谗胜祸难御,屈子沉殇。
漠漠云深波碧,汨罗藏忠魄,涛拥忠刚。
逐影歌桔颂,襟袖染清煌。
聚悲伤、古音嗟落,九歌扬、绰绰话衷肠。
离骚起、寂思尤忿,涔泪端阳。
#情满端午#
第8位网友观点:
楚怀王很奇怪,为什么新宠的魏美人与自己亲密面对时,常常用袖子捂住鼻子?他心里不太高兴,但也不便发作。晚上,回到夫人郑袖的寝宫,与夫人郑袖说起这个事。郑袖只一句话,就让自己的情敌死于非命,自己又复得楚王的专宠。
战国时期的楚国异常强大,而楚怀王的夫人郑袖美丽而又有智慧,一直得到怀王的专宠。但是君王的宠爱都是不长久的,特别是在魏惠王将一名有姿色的美女送给楚怀王之后。
魏美人国色天香,楚怀王非常喜欢她。渐渐地,她大有后来居上,超越郑袖的趋势。美人在后宫失宠,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郑袖深知这一点。于是,她决计陷害魏美人夺回怀王对自己的宠爱。
俗话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表面上郑袖对魏美人很好,宫中的奇珍异宝都挑她喜欢的给她送去,宫殿也让她先挑喜欢的住着。看起来她比楚怀王更关心魏美人。
楚怀王看到后宫的嫔妃们这么和谐,丝毫没有争风吃醋的样子,他感到很欣慰,特别是对郑袖的表现很满意。
在确认怀王认定自己不是善妒之人之后,郑袖开始实行她的下一步计划。
一天她对魏美人说:“大王虽然很喜欢你,但美中不足的是,他曾悄悄对我说过他不喜欢你的鼻子。所以以后你见大王的时候,要用袖子捂住鼻子。”
魏美人估计是那种胸大无脑,没什么心眼的人,所以听从了郑袖的建议,以后每次见到楚怀王的时候都用袖子掩住鼻子。
不明就里的楚怀王很窝火,回到郑袖的寝宫,跟郑袖说起这件事。 郑袖刚开始推说自己不知道,后面楚怀王再三追问,郑袖只得回答:“这件事我倒是知道一二,但我怕说出来大王会生气。”
“即使再难听的话,你也要告诉寡人”。
“魏美人曾跟我说过,她讨厌大王身上的气味,所以每次见到大王,她都要用袖子掩住口鼻。”
堂堂一国之君被人嫌恶有体臭,怀王哪里忍受得了这般侮辱?他一怒之下,下令侍从们割掉魏美人的鼻子。从此复宠郑袖。
在这个事件中,郑袖没了一个圈套,楚怀王和魏美人都往里跳。如果说在这个时候郑袖是聪明的话,那她接下来的事情办得可就真的是傻了。
那时候,齐国与楚国联盟,秦惠文王瑟瑟发抖。张仪入楚,以三寸不烂之舌向楚王进言,秦国愿以600里地与齐盟好,条件楚与齐要绝交。
贪婪的楚怀王大喜,为了得到秦国给予的实惠,他派人假道宋国,大骂齐王,以此博得秦王的好感。然而这只不过是张仪的阴谋诡计。
楚国与齐国绝交之后,秦惠文王与张仪马上翻脸不认账。秦与齐联合一起对付楚国。齐王咽不下这口气,派大将分别袭击齐国与秦国。结果可想而知,楚国兵败如山倒,汉中之地尽被强秦所占。最后,楚王向秦割二城乞和。
老辣的秦王说愿意以秦的商於之地再换楚国的黔中。这摆明就是强秦欺楚嘛。而这一切都是那个说客张仪造成的,楚怀王一想到这,气不打一处来,横下一条心对秦王说,商於之地我也不要了,你只要把张仪送到楚国,我楚国的黔中之地就是你的了。
张仪是秦王的股肱之臣,他怎能让张仪冒险入楚?但黔中之地,秦王觊觎已久,实在不想放弃到嘴的大肥肉。所以秦王左右为难。
张仪安慰秦王,让他入楚,他定能全身而退。原来他早年早已以重金贿赂楚王的嬖臣靳尚,而靳尚又媚事于郑袖,郑袖的枕头风楚怀王必听。
果然,张仪一入楚就被楚怀王囚禁起来,只等择日杀之。张仪打通关节找到靳尚。靳尚于是找到郑袖,一见面就说:“夫人的专宠要到头了?”
郑秀茫然:“为何?”
“今秦王之所以派张仪来,是因为不知我王恨张仪。现知我王要杀张仪,秦王不想大动干戈,必定归还上次侵占的土地,而以美丽的宗室公主下嫁于楚,以赎回张仪。公主入楚,夫人想专宠还有可能吗?”
晚间郑袖与怀王同寝,哭得梨花带雨。怀王问其故。
郑袖说:“大王想以黔中之地换张仪,现在换地的手续还没办,张仪已先入我楚国,说明秦王信任您。而如果您杀张仪而引起秦怒,秦的大军一到,恐怕你我夫妇要被踩成肉酱。”
怀王心中一凛,说要从长计议。而靳尚一看怀王犹豫了,又进言:“杀一个张仪,对秦国来说无关痛痒,我国反而要失去大片肥沃的黔中之地,不如放他回秦。”
怀王被这两个人一撺掇,脑子一发热,就放张仪归秦。出使齐国的屈原一回来,看到楚怀王的这通操作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就是这次放走张仪,使楚国最终导致“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而楚怀王,在秦昭襄王时代被诱入秦,沦为阶下囚,最终客死于秦,为天下之人耻笑。
而郑袖设计除掉魏美人,可谓是“宫斗界”的鼻祖。勾结靳尚,劝怀王释放张仪,陷害屈原,妥妥的干预朝政,可谓自私自利,阴险恶毒。
如果没有她的存在,或许就不会导致君王身死,国家衰亡,其后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郑袖,是不是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红颜祸水?
本文靳尚结局,靳尚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