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瓜州县地图(瓜州县高清地图)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扬州镇江丹阳金坛
历史地图
瓜州镇
扬子江
乔家门
丹徒镇
谏壁镇
京沪铁道(沪宁线)
珥陵镇
白塔镇
延陵镇
#常州头条#
走读地理 | 敦煌
一张图,搞懂一个问题
敦煌,会变成下一个楼兰吗
敦煌自古就是沙漠
没有沙漠的敦煌
就像没有水的苏州一样,没有灵魂
楼兰是因为孔雀河改道和游动沙漠问题
而敦煌旁边就有一个好大的沙漠
叫鸣沙山
目前生意好得很
敦煌每年有一半的GDP是它创造
同样是沙子
随波逐流的河沙
在粉身碎骨后变成水泥森林,统辖世界
而敦煌的沙子,哪也不去,躺着把钱赚了
据统计,每年点名来鸣沙山看月牙泉的人
占敦煌旅游人数的90%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鸣沙山
只有一个月牙泉
那月牙泉跟你们家门口水塘没啥两样
还有莫高窟,如果不背靠鸣沙山
那荒凉的气氛全无
那还怎么建道场呀
佛寺要营造气氛,要么山巅,要么绝壁
敦煌的山不够高,也不够陡
只能拿沙子凑合
当然,祁连山雪山够陡够绝
如果把道场搬到祁连雪山
那戏份又有点过了
毕竟,敦煌还要吸收儒家营养
儒释道结合才是敦煌莫高窟名扬国际的基点
不像西藏,一心一意做雪的文章
围绕几座雪山死心塌地的转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仅靠折磨肢体,连续反复就能入佛
苦是苦点,但门槛低,简单好执行
所以敦煌打沙的牌才接地气
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门迎宕泉河
也算有山有水,千年以降
靠丝绸之路的流量竟然活得很滋润
据《粟特商人》书中记载
从河西走廊到天山南道有很多佛寺
都是粟特商人供养起来的
这些商人发了财,就认养一个洞窟
年年岁岁,就有了今日的千佛洞
除了商贾,过往的使节也经常来这里喝茶
就连戍边的将军寂寞时
也策马扬鞭打此路过
可能是为了求福问卜,获得心灵安慰
总之,莫高窟从不缺流量
看到这里的流量这么好
有一群人坐不住了
他们跟粟特人一样
都是蓝眼睛高鼻梁
但出发点却不同
粟特人是来送流量的
而他们是来抢流量的
其中有一个叫斯坦因
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
还有一个叫伯希和的法国人
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后面的我不想说了…
就这样敦煌的流量在世界各地开花
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城从此名扬天下
而一同出名的还有那几个文化强盗
你看,老外总说自己如何牛
中国边陲小镇一个偏僻的洞窟内流出的些许经书
就能撑起他国的国家博物馆
这到底是谁有文化自信
时至今日
尽管有很多人看不懂窟内壁画到底好在哪里
但还是愿意购买不菲的门票
亦步亦趋的打探屈指可数的几个洞窟
在讲解员幽灵般的手电照耀下
确实有飞天的感觉
可惜还没飞起,就被讲解员催出洞窟
因为队伍太长,等着飞天的人太多
好了,回到开头问题
敦煌,会变成下一个楼兰吗
会,但比楼兰更接地气
敦煌从沙漠中迭变
成为河西走廊的门户
而楼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其实,我们很多人对敦煌的印象
是来自两首诗
春风不度玉门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是到现场看过以后
多少有点货不对版
打破我们从小对它的无限想象
更疑惑的是
玉门关和阳关,说是关口
一点也不险峻,
一般的关口,都建在隘口
玉门关周边不是沙漠,就是戈壁
哪来的隘口!既然这样
那在平坦的沙漠上建个关口拦谁呢
拦空气吗
细心观察你就会得出结果
原来玉门关旁边有一条河
在沙漠中,有水的地方,就是关口
绕开水源,那是自寻死路
按照这个逻辑,我顺道考察了瓜州的白墩子
旁边果然有个泉眼,当年唐僧偷渡出境时
就因为太渴,被驻防在白墩子的官兵抓住
你看,在干旱地区
沙漠和水才是真正的关口
也就是说,不是敦煌变成沙漠
敦煌自古就是沙漠
没有沙漠的敦煌就像没有水的苏州一样
没有灵魂
同名纪录片请搜本号
《敦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楼兰》
参考文献
《沙漠》
《粟特商人》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世界文明史》
《丝绸之路史前史》
《西域腹地考察》
《大唐西域记》
#扬州头条#扬州老地图:工业九小龙今安在?
刚才刷头条,无意中刷到扬州城区的一张老地图。看样子,像是扬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地图,因为当时邗江还是县呢。
近现代,我们大扬州的经济虽然不像大唐、明清时期独步天下,但在分家前,全国都能排前20强的,看到的数据显示1990年扬州排到全国12,这些成绩都离不开扬州的工业发展。
1900年前,市区就出现四美酱品厂、谢馥春等一批传统工业企业。而解放前,扬州先后涌现出陆顺兴布厂、江苏省立原蚕种制造所育种室、扬州麦粉厂、邗江瓜洲锅厂等企业。
解放后,扬州发展出一批现代工业。到分家前,扬州改革开放后的巅峰时期,市区的拳头工业民间有个“工业九小龙”的俗称,在这张地图上都有标注。时隔20几年,除了分家的因素外,原来的“工业九小龙”也慢慢不见了踪影,令人唏嘘不已。
小学三科哪一门最难?当然是语文!
我儿子的期末考试,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都是100分。这让我很是欣慰,但同时也对如何提高他的语文成绩操碎了心。
众所周知,英语和数学只要稍微用心一点,拿100分不难。但语文是靠积累的,尤其是古诗词,我儿子这次就是栽在了古诗词的默写上。
其实,每个假期,语文老师都会把下个学期的必背古诗发给家长,要求提前背诵。
但我一直很佛系,觉得古诗词的背诵能有多难?不就是:一、要反复诵读;二、搞清楚诗句的含义吗?
其实,这还真是一个误区。
怎样才能学好古诗词?
反复诵读肯定是需要的,但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因为没有好的文化情怀、不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是很难学好古诗词的。
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容易,毕竟押韵又朗朗上口,但等到的初中、高考要讲赏析或理解的时候,就会觉得很难。
所以,既然能在小学就学好的古诗词,为什么要到初中或高中再来临时抱佛脚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给孩子买了好几套讲解古诗词的书。但比较下来,他最喜欢的还是这套《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这是一套把诗词与地图相结合的、非常有趣的一套书。
一共收录了180首诗篇,其中囊括了40位诗词名人、200段历史过往,涉及到88个地方。
这么多知识点,一定很晦涩、很枯燥吧?其实,一点儿也不!
除了有注释和译文之外,这套书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完全遵循了学习的三步法:
[心] 理解:深度剖析每一首诗的“前世今生”
[心] 吃透:把诗词和地图相结合,便于理解和记忆
[心] 运用:拓展相关知识和诗词
比如《泊船瓜洲》,除了注释之外,还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了作者王安石当时怀才不遇的心情,让孩子了解到作者创作的背景。
随后,通过视觉刺激,从地图上标出瓜州在哪里,以及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比较出名的历史事件,不仅让孩子学习到了地理知识,还能让他们对这个地方和整首诗记忆深刻。
最后,拓展出相关的其他古诗词,提高孩子的古诗词储备量。
一套古诗词书,能将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融会贯通,做到有趣又有料,真的是太让人惊喜了。
现在,每天拿出这套书来看一看、找一找、背一背,已经成了我和孩子的日常。
好的书籍,总是有魔力,在激发孩子兴趣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上事半功倍。作为家长,为孩子选书,就得要擦亮眼睛、仔细对比才行。
这套《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一共4册,原价136,现在头条年货节只要52元!真的是非常划算了!
而且,还赠送贺超叔叔的朗诵音频,可以通过磨耳朵的方式,加深孩子的记忆。
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看一看”下单。#童书上头条#
公元前638年,一只名叫“陆浑戎”的游牧民族队伍,经过长途跋涉,在洛阳伊川附近安家落户,他们是被秦国从瓜州(今甘肃酒泉)附近驱赶过来的,成为秦、晋两个大国之间的缓冲带。
当时陆浑戎所处的局势,就和现在某些国家差不多,想生存就得依附于一个大国,被大国拿着当枪使。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弱国无外交”,得学会“站队”。
陆浑戎第一次站队选对了,他们选择了晋国。
晋国是当时春秋时期的霸主,给陆浑戎撑腰,去牵制秦国。
陆浑戎里多有骁勇善战之士,秦国之所以只把陆浑戎驱赶,而不消灭,就是因为一向强悍的秦国军队,在陆浑戎手下也讨不到便宜。
当时秦国的地盘不大,地处西部,把陆浑戎赶到东边后,其他游牧民族都很好收拢,所以秦国全力向西发展。
同时,洛阳伊川这个位置也很微妙,离周王室太近了!
虽说当时礼崩乐坏,周王室只是空有虚名,天下已早不听号令,但是晋国放了一只看门狗在卧榻之侧,其目的已昭然若揭。
周王室敢怒不敢言,拿晋国也没有办法,只能对陆浑戎用丰厚的赏赐来安抚。
在秦、晋、周王室的夹缝中,陆浑戎一直生活得不错,兴旺发展了100多年。
2002年,徐阳附近发现的大型墓葬坑,出土了编钟、六架车马等君王礼制的陪葬品,考古工作者多番查找都和古代君主对不上号,最后判定,是陆浑戎的王墓。
可见当时陆浑戎已经有很多汉化的地方,并且生活富足。
但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晋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来自南方楚国的威胁。
晋国又拿起了陆浑戎这把好枪,让陆浑戎牵制楚国。
经过几次交锋,陆浑戎发现楚国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晋国,再傻呵呵地当枪使,早晚有灭国的一天。
于是陆浑戎重新站队,倒向了楚国。
这在晋国看来就是背叛啊!一仆侍二主在古代是大忌,难有善终。
晋国一方面为了打压楚国,一方面要除掉叛徒,于是决定灭掉陆浑戎。
晋国借口祭祀,秘密调兵,趁陆浑戎没有戒备之时,神不知鬼不觉,突然出兵一举消灭陆浑戎的主力。
陆浑戎国君仓皇逃往楚国寻求庇佑,余下部众四散而逃。公元前525年,陆浑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如今在地图上,我们能看到陆浑村、陆浑水库,就是当年陆浑戎生活过的痕迹。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北部的陆浑旅游风景区,现在被开发得很好,是洛阳市十佳旅游景区之一。
2500年前,作为在大国夹缝中求生的小国,陆浑戎第一次的选择非常正确,主要依附大国,但也不得罪其他势力,多方合作,互利共赢。第二次站队站得太明显,还背叛旧主,那就是自己作死了。
可是当局者迷,陆浑戎在当时那个情形下,或许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大国争霸,牺牲的总是小国,受苦的永远是百姓。
历史总是不停的轮回,世界上永远没有和平年代,只是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陆浑戎的遭遇和现在某国是不是有几分相似呢?
#洛阳身边儿事##历史#
看地图,江北那边竟然是叫瓜洲的,便记得了有关瓜洲的诗句。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是洞察君
2023新年首日游记,狂心何时息?参拜扬州高旻寺有感!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放着捷径不走,为何舍近求远绕道走西域(上)
提到唐僧,大家都会想到《西游记》,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人物,但其实并非如此,唐僧这一人物在我国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他就是我们所说的唐朝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玄奘法师出生于我国的河南省洛阳市,被人们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法师也的确有过西游的经历,他从长安前往印度取经,一心研究佛学。但令人不解的是从长安到印度距离2438公里,而唐僧却舍近求远,绕道而行,选择走十万八千里的路线,历经17年之久,才取得自己一心渴望的真经。
玄奘法师选择了一条舍近求远的取经路线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玄奘法师选择的这一条取经路线。28岁的玄奘大师获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同意,从长安出发走陆路,一路前往印度。从长安出发后一个月的时间,玄奘法师来到了军事要地凉州。
凉州当时最高长官并不同意玄奘法师西行,但心意已决的唐僧最终还是感动了这位长官,并且在两位僧人的帮助之下,顺利离开了凉州城,下一站,唐僧到达的是瓜洲,那时的玄奘法师为了更好地掩人耳目,不得不隐姓埋名,他在瓜州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徒弟石槃陀。
之后玄奘法师又历经五座烽火台以及莫贺延碛、伊吾、高昌、焉耆、龟兹、凌山、碎叶城最终才到达印度。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发现玄奘法师选择的这条路线属于绕道而行,并非直线到达印度。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一条远路更好走,相反,这条路上布满荆棘,坎坷不平。
玄奘法师为何会绕道而行
人们不禁要问,玄奘法师为何会绕道而行,选择这条极其难走的取经路线?
玄奘法师并不傻,他在取经时也做了充足的功课,深知这条路的艰辛,但由于当时的统治者要求,出境的话,必须要有通关文碟(类似于通行证),玄奘法师曾多次向朝廷申请到印度学习佛法,但唐朝当时和印度的关系激化,玄奘法师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
所以并不是皇帝御用的使者,也并没有这样的通行证,用我们现代话来说,他更像是一名偷渡者,所以一路上不免会遭到官府阻挠。既然打算偷偷溜到印度,所以玄奘法师选择了一条官兵最少,风险最低的路线。
为何这条最远的路线,风险却是最低的呢?我们可以相较其他两条路线分析。
本文瓜州县地图(瓜州县高清地图)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