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日西西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上枢密韩太尉书注释,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及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作者: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原文 太尉执事①: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2、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②。
3、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5、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③。
6、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7、 辙生十有九年矣。
8、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9、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10、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11、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④。
12、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13、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14、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15、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⑤。
16、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⑥。
17、而辙也未之见焉。
18、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19、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20、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21、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⑦。
22、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23、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⑧! ◇注释 ①太尉执事:太尉左右管事的人。
24、这是尊敬对方的称呼,意谓不敢直接向对方陈述,而通过对方的执事者转达。
25、 ②文者气之所形:文章是由人的内在气质所形成的。
26、 ③疏荡:指文章畅达而有跌宕之势。
27、 ④汩(gǔ)没:埋没。
28、 ⑤惮(dàn):畏惧。
29、不敢发:不敢发起**。
30、 ⑥周公:名旦。
31、召(shào)公:名奭(shì)。
32、二人都是佐武王灭商的名臣,后又共同辅助成王。
33、 ⑦向之来:谓当初来的本意。
34、 ⑧辱教之:谦逊之辞,意谓不以教诲我为辱而教诲我。
35、 ◇鉴赏 本文是苏辙中进士后写给当时枢密使韩琦的信,目的是求得这位北宋名臣的接见。
36、向如此显赫的大人物上书,既要表达仰慕之情,又要不卑不亢,确非易事。
37、但是才华横溢的十九岁年轻学子苏辙,却能因难见巧,写得恰到好处,因之被后人奉为“绝妙奇文”。
38、 文章开门见山,一起始就作自我介绍,“生而好文”,而且是“思之至深”,充满了自信。
39、由此而提出了创作的指导原则:“为文必须养气。
40、”先以孟子的言论及其文章作证,再以史学家司马迁遍览名山大川及其文章补充,从而得出结论,只要“气充乎其中”,就自然会“见乎其文”。
41、这里的“气”与“文”之说,虽沿袭古人之言,已是作者会心之谈。
42、 而作者开篇如此立论,并非是在自我吹嘘、显示高见,却原来是要以此为标准,来检验己之不足。
43、因之文章随即转入个人经历,一一道来。
44、先说往日之事,继言离蜀赴京,不虚此行。
45、到第三段,文章才进入本意。
46、首先颂扬韩琦出将入相、治国安邦的巨大功绩;随之反缴上文,再申经历,以明其志。
47、又特意将拜见韩公的这一心愿,奠立在“学”的基础上,尽情抒发自己渴望拜见的激切之情。
48、文中写对方,又皆实有之事,为世人所共认,故虽颂而无阿腴之嫌;写求见却能写得恳切动人,又立足于“学”,亦无攀附之意。
49、末尾再作诉说,以明心迹。
50、声称这次来京,并不是“有求于升斗之禄”,而是为了在今后能“益治其文,且学为政”,以俟他日有成。
51、目光远大,绝非急功近利之徒,说得何等通达。
52、最后仍归结到“文”上,以与开篇“养气”之说相应。
53、 通篇以论文述志的姿态出现,笔调疏荡,情致洒然,行文顾盼自喜,英豪勃勃,令人倾服。
54、 ◇妙评 楼昉云:“胸臆之谈,笔势规摹从司马子长《自叙》中来。
55、欧阳公转韩太尉身上,可谓奇险。
56、” ——明·杨慎《三苏文范》卷二十八 上书大人先生,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
57、此一片奇气最难得。
58、若落笔时写不得着,即此文通篇都无有。
59、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五 “养气”二字,为一篇骨子,以下观名山大川,及求见贤豪长者,皆是助其养气处。
60、从山水陪出欧公,从欧公陪出太尉,一过一柬,高奇豪迈,的是规摹史公处。
61、 ——清·过珙《古文评注》卷九 通体绝无一干求仕进语,而纡徐婉曲中,盛气足以逼人。
62、的是少年新得意文字。
63、本传称子由为人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淡泊,而有秀杰之气。
64、读此具足窥见一斑云。
65、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